何昊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0066章 無法拒絕的誘惑,步步驚唐,何昊遠,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昂與崔寅提到案子,表面上,是火井縣劉家村一位村民吃了方家所產的食鹽中毒身亡,死者家屬抬著屍體到方家位於火井的商鋪前索賠,並將方家告上了縣衙。
但實際上,李昂和崔寅都十分清楚,這是趙家與方家在鬥法,而崔寅也想趁這個機會從中撈取好處。
崔寅不傻,李昂正在大舉進軍鹽業,他突然問起此案,其中的意圖崔寅還猜不到的話,那他也不用在官場上混了。
“四娘,別愣著,快給崔明府斟酒。”
黃四娘媚然一笑,香風乍動,玉手輕轉,美酒入杯,“崔明府,請滿飲此杯。”
崔寅看了黃四娘一眼,然後對李昂道:“李先生若是拿到了方家的鹽井經營權,準備怎麼做?”
李昂一派月霽風清地說道:“在下只是一介布衣,能做什麼呢?我什麼也不會啊!不過,我倒是很期待崔明府為了百姓的安危,大力整頓火井縣的食鹽產業,同時研究出把粗鹽提煉成精鹽的方法,讓各地數不盡的粗鹽大量流向火井,然後被加工成精鹽;
再採取代理授權制,迅速控制各地的精鹽營銷渠道,以及對本縣些效益低,產能低下的鹽井進行整合,提高產能,以此帶動整個火井縣的餐飲、客棧、青樓、以及其他服務業迅速繁榮起來,讓稅收成倍地增加;
有了錢,我還希望崔明府能大興官學、廟學,邀請名士執教,擴大生員數量,使火井的學風大盛,名動劍南。另外,白朮水年年雨季氾濫成災,火井大量農田被淹沒,我也希望崔明府手上有錢之後,可以興修一下堤防,以造福火井百姓。這些事,只要崔明府願意做,我敢肯定,崔明府一定做得到。”
“把精鹽提煉成精鹽?”崔寅一下子就抓住了重點,李昂描繪的美好藍圖,關鍵就在於能不能把粗鹽迅速提煉成精鹽這一點上。“李先生這不是在拿本官來消遣吧?”
全天下那麼多鹽場,所產的鹽是好是壞,全看自然形成。自開天闢地以來,誰聽過有人能把粗鹽提煉成精鹽的?若是真有辦法,別人不早提煉去了嗎,還會等到現在?
李昂微笑著對紅杏說道:“杏兒,今天的菜有點淡,取些鹽來給我們蘸蘸。”
“是,郎君。”
紅杏很快取來一碗鹽,放到崔寅的小几上。崔寅一看,但見碗裡的鹽比雪還白,比沙還細。他活了四十歲,這絕對是他這輩子見過的最細最白的鹽。
別說是劍南道的鹽,就是進貢給皇家的鹽,恐怕也沒這麼細白,這讓他不禁懷疑,這是鹽嗎?
崔寅慢慢伸出手,抓起一把鹽,然後輕輕鬆開手指,那細白如雪的鹽就如紛紛從他的手指間滑落,粒粒細小如沙,沒有一粒粗大的,也沒有一粒鹽粘在手上。他再用拇指和食指拈住了些鹽往嘴裡送,舌頭上立即感受到一股純正的鹹味以及若有似無的幾乎無法察覺的淡淡甜味………
“呵呵,我相信只要崔明府想,肯定能找到提煉出這種精鹽的方法。”
比皇家貢品還好的精鹽啊!崔寅嘗過之後,望向李昂的目光頓時變得熾熱起來。毫無疑問,李昂並不光是隻會誇誇其談,如果真能按他描繪的那個藍圖那樣,自己的政績要在大唐一鳴驚人又有何難呢。
崔寅彷彿已經看到了,無數的車馬,拉著粗鹽滾滾向火井匯聚而來,然後化成一袋袋精鹽,分銷出去,整個火井迅速成為了劍南道鹽業的集散地;
無數的商人絡繹於途,客棧客滿,酒樓座無虛席,在大量人流的帶動下,火井縣百業興旺,繁華富足……..
“有了驕人的政績,再由公孫侍郎或李相國提拔,崔明府連越數級,直入長安朝堂又有何難?將來便是出將入相,也是可以期待的呀。”
你要名,我要利,各取所需,相輔相成。
對此,崔寅實在無法拒絕。
***
啪!
劉秉盛一巴掌扇在方濟臉上,然後指著他大聲斥責道:“某這麼做,還不是為了替你爹孃報仇,你這不孝的東西,還敢與某頂嘴!”
方濟捂著火辣辣的半邊臉,咬著牙說道:“仇,某會報,但方家的產業,是某父親辛辛苦苦經營一輩子,才攢下來的,某絕不能……”
“不能什麼?你能什麼?”劉秉盛厲聲打斷他道,“還方家的產業呢,現在是他方同興的產業!你明不明白?”
“某不明白!某不明白你為什麼要和趙家狼狽為奸!”
啪!
劉秉盛又是一個巴掌狠狠地扇在方濟臉上,盛怒之下,他鬚髮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