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昊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0018章 雨夜魅影,步步驚唐,何昊遠,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華老頭自己吹噓是華陀的第八代傳人,李昂是不信的,他自己行醫都混得不怎麼樣,跟他學醫,這輩子大概能保住溫飽就不錯了。

這可不是李昂想要的生活,不過他還是先道謝了。

晚飯過後,天還沒有黑,華老頭就提著兩瓶自泡的藥酒,帶著李昂往村中的里正家去。一路上,華老頭還在不斷地囑咐李昂,見了里正除了必要的禮節拜見,或者里正發問,儘量少說話,一切由他來應付,李昂連忙應下。

里正就相當於村長,你可千萬別把村長不當幹部,在村裡,他們那可是上管天,下管地,中間管空氣。

總之,村裡的治安,鄰里的糾紛,各家應繳的稅賦、應承擔的勞役,房產、田地的買賣等等,往往都離不開他們。

再比如,李昂想在上溪村落籍,如果沒有里正點頭,你在第一關就會被卡死。

上溪村的里正是個近六十歲的老頭,姓高,一把鬍子已經有些花白。見華老頭提著酒上門,連忙親自迎出來,熱情地寒暄著。從中可見,華老頭在上溪村的名望地位還是挺高的。

高家也是三間青磚大瓦房,廳中的擺設還是挺文氣的,幾個花瓶,兩幅字畫,正堂中間是高氏歷代宗親靈位。

主客各自落座之後,高老頭立即大聲吩咐家裡人煎茶待客,從他的語氣中,似乎能用茶待客是件很值得自豪的事。華老頭也多少點受寵若驚的感覺,連道:“高里正太客氣了,太客氣了,華某當不起啊。”

“哎!華老弟說哪裡話,你仁心妙手,十里八鄉誰不高看你一眼。平日裡你忙著出診,今日難得來我這坐坐,應該的,應該的。”

兩個老頭客氣著,李昂卻被簷下煎茶的小姑娘吸引了去。

還別說,這還是李昂第一次看唐人煎茶。只見簷下的小姑娘生了一個小爐,然後從盒子裡小心地拿出一塊茶餅,類似於後世的生普洱餅。然後把茶葉掰碎了,上火烤,烤得又紅又幹,搗碎了倒進瓷瓶裡。

接著燒水,水開之前,往鍋里加入鹽、蔥、姜、花椒、大棗、桂皮、橘皮、薄荷、酥酪、豬油等佐料。

等這些佐料都煮出味來,再把茶葉末倒進水裡,跟佐料一起煮,煮成一鍋茗粥,倒出來分好杯,用茶托端上來。

李昂也分到了一杯,他端茶一看,這哪裡是茶呀,分明是粥,深吸一口氣能聞到的,除了茶葉的澀香味外,還可能有蔥、姜、花椒的麻辣味,大棗、桂皮的甜香味,橘皮、薄荷的清涼味,酥酪的奶香味,鹽鹹味,牛羊豬肉的油腥味……

不得不佩服古人的味覺豐富,想象力超強,動手能力非凡,這麼複雜的茶都能烹煮出來。

李昂淺淺嘗了一口,嗯!什麼味?別問我,我也不知道,反正沒嚐出茶味來。

華老頭和高老頭那邊,倒是吃得津津有味。從他們享受的表情,不難看出,這茶在大唐朝,絕對是種高大上的東西,普通人還吃不到呢。

“高里正啊,我今天沾您的光嘍!”

“華郎中,不瞞您說,這香茗平時我也捨不得吃吶,家裡準備著,主要是考慮到縣裡要是來人,沒點香茗招待不好不是。”

“哎喲,那您今天拿來招待我,不是讓我折壽嘛。”

聽到這,李昂暗想,這茶喝了折不折壽不知道,得防著拉肚子才是真的,這上面飄著厚厚一層油呢。

華老頭事先交待不讓他亂插嘴,李昂樂得清閒,除了高老頭詢問他出身來歷時,他再次搬出從小被拋棄在路邊的說詞來應付之外,其他的都是華老頭在交涉。

其實最後無非還是用錢說話,高里正得了好處,爽快地答應下來,由他找縣裡的胥吏幫李昂落籍。

唐初的戶籍是土地捆綁在一起,說白了就是按人丁分給土地,有部分土地是不能變賣的,叫永業田。其中府兵制也是建立在這種嚴格的戶籍制度上的。

軍戶和民戶的不同只在於,民戶要承擔賦役,而軍戶要準備自己的武器馬匹等,一旦朝廷徵招,要自帶武器食草出征。因為這種捆綁,唐初的戶籍管理是非常嚴的。

但隨著土地兼併日益嚴重,大量的失去土地的軍戶、民戶開始流亡,原來的戶籍制度已經出現很大的鬆動,就連府兵制也維持不下去了,於是從開元年間,募兵制逐漸取代了原來的府兵制。

在這種大背景下,只要有錢打點,要買個戶口其實不是什麼難事。有人擔保,不用分田地,又多個人納稅,官府還巴不得呢。

李昂和華老頭從高家出來時,天已抹黑,村中除了不時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希望之魂

不論輸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