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昊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0177章 詩仙李白,步步驚唐,何昊遠,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昂與高里正等人,一同迎出村口,馬清泉年近四旬,著七品淺綠官袍,腰繫銀帶九銙,文質彬彬,騎著馬而來,隨同人員只有袁縝和蕭六等幾個捕快。
“明府大駕光臨弊村,我等有失遠迎,還請明府恕罪!”高里正帶頭上去拜見馬清泉,態度畢恭畢敬。
馬清泉溫和地笑道:“高里正免禮,大家不必多禮,本縣今日專程來給李解頭祝賀來的,李解頭今番奪得府試第一,本縣與有榮焉<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
高里正聽了這話,連連客氣,臉上可是笑開了花,父母官親自來道賀,這對於上溪村每一個人來說,足夠在十里八鄉炫耀很久的了。
李昂也上前答對道:“眾所周知,自馬明府到任以來,公正廉明,愛民如子,在明府悉心治理,乃有犀浦百業興旺,百姓富足,文教大興之景象。學生能有今日,亦拜馬明府所賜,馬明府在上,請受學生一拜。”
李昂說著,長身一拜。
誰不愛聽恭維話,馬清泉明知李昂是在恭維他,卻仍不禁心懷大暢,翻身下馬來撫起李昂道:“李解頭免禮,免禮。李解頭不僅詩文出眾,且有經世之才,來年名題金榜亦非難事,本官期盼李解頭能早日傳回佳音啊!”
“借馬明府吉言,學生但有寸進,必不忘馬明府栽培之恩。”李昂免不了又客氣了幾句,才說道:“馬明府,袁先生,本村備下了水酒,若蒙不棄,還望移駕前往,容學生與高里正等敬馬明府和袁先生幾杯。”
“走!本官今日本是專程前來討李解頭一杯喜酒喝的。哈哈哈…..”
雙方很客氣。表面上看來也很融洽,但李昂估計馬清泉不光是來道賀這麼簡單。
李昂把馬清泉一行引到印刷作坊前的大坪上,原本熱烈的氣氛頓安靜了下來;
倒不是村民不歡迎馬清泉。而是不敢在他面前放肆,這年頭。縣令在普通老百姓心中,那可是了不得的大官,普通的村民誰敢在縣令面前大聲說話?
馬清泉為了展現自己親民的一面,揮手對在場的村民道:“諸位鄉親,大家不必拘禮,李解頭奪得府試頭名,不僅是上溪村的驕傲,也是我犀浦縣的驕傲啊。本官今日和你們一樣,都是來給李解頭道賀來的,大家請隨意!隨意就好!”
“馬明府正是愛民如子啊!”
“是啊!是啊!”
“馬明府大駕光臨,咱們村真是長臉啦!”
一眾村民低聲議論著,聽得馬清泉十分受用,他這次來,是受袁縝建議,來和李昂拉一拉交情,誰知道他來年會不會金榜題名呢?另外,當然少不了想從李昂這多挖些東西。
馬清泉剛剛入坐。就聽到浣花溪上傳來一陣琴聲,琴聲由遠而近,如行雲流水。明快暢達,風韻健爽,聽得人胸懷滌盪,心曠神怡。
眾人不禁循聲望去,但見風景如畫的浣花溪上,駛來一艘船,船上一名僧人正在撫琴,一旁坐著一位道士,正是和李昂有過一面之緣的元丹丘。船頭還站著一位中年文士。
這暢爽的琴聲,加上一僧一道一俗的組合。著實引人注目。
而最吸引人目光的是站在船頭的一位中年文士,看上去四十來歲。身材雖不甚高,但眸子炯然,器宇不凡,腰扎玉帶,衣衫被江風拂動著,飄飄如謫仙人。
但見他一手高舉著酒壺,讓美酒從高處傾下,注入口中,一如長鯨飲水,長飲罷了,文士就著鏗鏘的琴聲引首高歌:
蜀僧抱綠綺,西下峨眉峰<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
為我一揮手,如聽萬壑松。
客心洗流水,餘響入霜鍾。
不覺碧山暮,秋雲暗幾重。
李昂聽到這,心情大為激動,這文士如此風采,飄飄出塵如謫仙人,加上與元丹丘一道而來,其身份已呼之欲出。
穿越一千多年光陰,在這浣花溪傍竟得遇謫仙人,這是何其榮幸之事,李白,這樣一個名字,在中國歷史上,一直被傳頌,卻從未被超越,從來沒有啊!
李昂情難自禁,扶案而起,朗聲高吟道:
百宴江頭一字開,
青鳥殷勤謂客來。
何人清歌出雲上,
莫是詩仙字太白。
隨著李昂的聲音傳到船上,那中年文士停下鯨飲望來,隨即發出哈哈朗笑,爽朗之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