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昊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0196章 請君入甕,步步驚唐,何昊遠,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毫無疑問,大明宮是當今世界最輝煌壯麗的宮殿群,其建築形制影響了周邊的高麗、日本等多個國家宮殿的建設,被譽為千宮之宮、絲綢之路的東方聖殿。

大明宮有含元殿、宣政殿、紫晨殿三大殿。

正殿為含元殿,是當時大唐長安城內最宏偉的建築。殿前東西兩側有翔鸞、棲鳳二閣和通往平地的龍尾道<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整座宮殿坐北朝南,居高臨下,規模宏大,建築雄偉。

含元殿通常只有皇帝登基、冊立太子、皇后,或大朝會才啟用。含元殿以北的宣政殿才是常朝的地方,宣政殿左右有中書、門下二省,及弘文、史二館。

政事堂是平時宰相們議事的地方,是協助皇帝統治全國的最高議事機構。原設於門下省,中宗之後移政事堂於中書省;

開元十一年,二省合於一處辦公,中書省負責起草聖旨、政令。門下省負責稽核、封駁,二省合於一處辦公後稱中書門下,提高處理政務的效率。

有資格參加政事堂會議的,原僅三省長官(中書令、侍中、尚書左右僕射),是當然的宰相。

其後,皇帝又以他官參加政事堂會議,稱為參知政事、同中書門下三品等(以後逐漸統一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之名),亦為宰相。

如今天下太平,國富民強,皇帝又剛剛冊封了貴妃,沉迷於風花雪月之中,已經很少上朝了。

作為中書令兼尚書左僕射的李林甫,每天早早來到政事堂,處理整個帝國的大小政務,皇帝的倦政,給了他極大的自主處決政務空間。

美中的不足的是。許多事還要受到左相李適之的掣肘。李適之身為門下省長官,掌控稽核封駁大權。

加上達奚珣、韋堅、皇甫惟明、裴寬、韓朝宗、裴敦復、李璡等人與李適之關係密切,對李林甫任人、施政。都造成了強大的阻力。

最值得一提的是韋堅,身為陝郡太守兼江淮租庸轉運使。掌東南各道穀物財貨轉輸與出納,控制著帝都的命脈,實權之重,不是宰相,勝似宰相。

是以李林甫最先對韋堅下手,九月初,李林甫上奏皇帝,以韋堅任陝郡太守兼江淮南租庸、轉運、處置等使期間有功。擢為刑部尚書。

這實是明升暗降,成功奪取了韋堅轉運使一職,以楊慎矜代之。

但這在李林甫看來,還遠遠不夠。

他的目標是把李適之、韋堅、皇甫惟明、裴寬等人都全部逐出朝堂,甚至殺之,以絕後患。

因為這些人都深得皇帝寵信,而且確實有才。只是貶出朝堂的話,難保哪天不會被皇帝重新召回。

看似太平盛世的大唐,暗地裡卻是急流洶湧,李林甫苦等機會。現在機會終於出現了;

昨日傍晚,吏部侍郎公孫謹拜見李林甫,給他獻上了一策。一向老謀深算的李林甫聽了。也不禁拍案叫好。

今日一大早,李林甫如常來到政事堂,他穿著那身紫色飾鳳池的官袍所過之處,沿途官吏紛紛躬身施禮,不敢有絲毫怠慢。

直到進入政事堂,見到李適之等人,李林甫才長揖道:“李相公早!”

李林甫臉容清癯,官帽袍服打理得一絲不拘,臉上掛著親善的笑容。讓人一見而倍感親切。

如果你以為李林甫和李適之是死敵,雙方見面就怒目而視。一副針尖對麥芒的樣子,那你就大錯特錯了。

越是面對自己的政敵<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李林甫表面上的態度越親切,一向如此。

在政事堂,往往是他主動向李適之問好,謙謙有禮。是以瞭解他的人,暗地裡送了他一個“口蜜腹劍”的判詞。

李適之回了他一禮,說道:“李相公來得正好,范陽節度使安祿山請撥糧草的奏章又到了,稱今年為討伐奚人和契丹,幽州各鎮損耗巨大,請朝廷儘快加撥糧草,以供軍士越冬。”

這件事,李林甫是知道的。今年三月,皇帝以靜樂公主下嫁契丹李懷節;宜芳公主下嫁奚人李延寵。至九月,李懷節、李延寵雙雙殺害公主叛唐。安祿山發兵擊之。”

李懷節和李延寵剛剛迎娶大唐公主,為何短短几個月,便雙雙殺害公主叛唐。其中很令人懷疑。

有人說是安祿山為了戰功,肆意掠殺奚人和契丹,是以兩族才殺公主叛唐。但幽州離長安迢迢萬里,朝廷並無實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末世之紅警崛起

為情成痴

無限之我問長生

萌基D擼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