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昊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0397章 勇將李晟,步步驚唐,何昊遠,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樹敦城離駱駝橋不到三十里,背靠黃河北岸的白眉山,面向水草豐茂的大非川,它就象一根楔子打入了大非川一角,唐軍佔領樹敦城後,可用此城為據點,隨時殺入大非川。
因此對吐蕃來說,樹敦城就是眼中釘、肉中刺,不拔不快。
白天,五千吐蕃大軍對樹敦城發起來幾輪進攻,卻發現城中守軍似乎並沒有受到大莫門城唐軍叛亂的影響,沒有輕易棄城而逃的意思。
主將桑巴見幾輪進攻無果之後,只得暫時收兵,在北門外五里紮營等待達扎路恭的主力到來。
入夜後,桑巴又派人到城下拉響了馬頭琴,琴聲悽悽切切,如人嗚咽,聽到的人很容易被喚起思鄉之情,情緒變得低落,傷心斷腸。桑巴企圖透過此舉,進一步瓦解城中唐軍計程車氣。
城頭的唐軍在這苦寒之地,望著天上幽冷的月光,聽著夜色中傳來的悽婉的琴聲,許多人的情緒果然受到感染,變得很消沉,有人甚至低聲唱起了思鄉曲。
身為金天軍軍使的李晟一看這情形,暗道不好,如果任由敵人在城下拉這胡琴,士兵們思鄉難眠,心中愁苦,一定會對戰鬥力造成極大的影響。
李晟和手下的校尉一商量,決定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他讓城裡唐軍塞住了耳朵,然後讓人擂起了城頭的牛皮大鼓,隆隆的戰鼓聲不但蓋過了城外的胡琴聲,而且還讓五里外的吐蕃營寨驚得炸了窩。
桑巴在聽到戰鼓聲後,第一個反應就是唐軍出城發動夜襲了,他連忙下令五千手下全部起來應戰。
這樣的夜晚,雖然還沒有下雪,但塞風嗖嗖地刮,吐蕃士兵從溫暖的被窩裡爬起來,冷得直髮抖。有人大喊,有人怒罵,整個大營裡亂糟糟的。
好不容易等吐蕃士兵集結起來,做好了戰鬥準備,卻發現唐軍的戰鼓聲停了,大營外靜悄悄的,根本沒有唐軍來襲。
桑巴又氣又怒,還有種偷雞不成蝕把米的感覺,要不是他派人去城下拉胡琴,估計唐軍也不會回以鼓聲。
他只得一邊下令營中計程車兵解散,一邊讓城下拉琴的人撤回來。
但這一回唐軍卻不肯罷休了,吐蕃人剛剛重新睡下沒多久,城頭又傳來了隆隆戰鼓聲,而且比前一次更為密集,就如千軍萬馬從城中殺出。
嚇得吐蕃人又連忙爬起來。結果除了隆隆的戰鼓聲,還是不見唐軍來襲。
這下吐蕃士兵罵聲四起,桑巴也很後悔,一是後悔不該派人去城下拉胡琴,若毛了唐軍;二是後悔不該把營扎得這麼近。
他的營寨離樹敦城只有五里,這麼近的距離,如果唐軍前來夜襲,等他布在城外的警哨回來稟報,唐軍也殺到了。因此唐軍的鼓聲一起,他們就得匆匆爬起來,以免被唐軍打個措手不及。
現在好了,唐軍是光打雷不下雨,這麼來回折騰,氣死人也!
第二輪鼓聲好不容易停下,吐蕃士兵重新睡下後,到第三回唐軍鼓響,再也沒人起來,不一會兒,唐軍的戰鼓又停了。
唐軍就象在為吐蕃人打更一樣,隔一段時間,就擂一次鼓,吐蕃人聽多了,已經不再當回事。到了四更,唐軍大概也敲累了,終於消停了,不敲了。
桑巴暗暗舒了一口氣,他吩咐輪值計程車兵加強戒備之後,便放心的睡下,但他才剛睡著,就被驚醒,這回驚醒他的不是唐軍的戰鼓聲,而是沉悶的角號聲。
他連忙爬起來,便聽到急促的馬蹄聲直奔他的大帳而來。
“報!桑巴將軍,唐軍來襲!唐軍來襲…….”
守在城門外的警哨飛馬而回,著急的叫喊傳遍了整個大營。
緊接著就傳來了悶雷般的鐵蹄聲,地面也開始微微顫抖起來,由此便可以判斷出,這不再了三兩匹馬,而是成百上千的鐵騎飛馳而來。
沒錯,此刻李晟正帶著一千鐵騎,衝出北門之後,立即向吐蕃軍營狂奔而來。
平坦的草原,五里距離對於騎兵來說,根本算不上什麼,須臾即至。
李晟用戰鼓聲折騰了吐蕃人大半夜,把吐蕃人弄得麻木了,才選在人最睏乏的四更時分前來襲營。這可把桑巴坑苦了,他火燒眉毛似的命人吹響集結的角號,但被折騰了大半夜計程車兵,此時剛睡熟,困得不行,加上之前被唐軍的戰鼓聲弄得麻木了,現在連自己的角號聲都叫不醒。
“敵軍來襲!快起來!備戰!備戰!”桑巴奔走呼嚎,大聲地喝斥著那些守值計程車兵。
場面很亂。一個個打著瞌睡沒有完全清醒的吐蕃士兵,慌慌張張的翻身上馬,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