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昊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0381章 又升官了,步步驚唐,何昊遠,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朝陽初升,紅霞漫天,這一天的早晨,是李昂就任隴右節度府長史以來,第一次招集全體官員,以各軍軍使共議大事。

衙中文職官員除了行軍司馬崔乾佑外,兩名判官任平寅、郭運振,支使郎銘,掌書記費冠清,兵曹參軍柳績等全部到場。

武將方面,有鄯州鎮將曹彥、副將葛成裕,寧塞軍使馬重駿、安人軍使馮守節、白水軍使王難得、赤水軍使李光弼,以及累功升為振武軍使的華秋、金天軍使李晟等。

文武官將,魚貫而入,把使衙的議事廳坐了滿滿一堂。隴右節度使暫時出缺,李昂這個長史(參謀長)成了主事者,他穿著緋色官袍,腰懸橫刀,腳邊伏著一頭巨狼,無形中多了幾分威嚴。

彼此之間見過禮之後,李昂輕咳一聲,對在場的官將說道:“百餘年以來,吐蕃已成為我大唐之心腹大患,我大唐前後以文成公主、金城公主下嫁吐蕃,以示睦鄰友好之心,然我本向心嚮明月,奈何明月向溝渠;

百餘年來吐蕃仗著地利,無視大唐之恩澤,但有機會就舉兵入侵,還妄圖我隴右、河西、安西萬里疆土。

我大唐如今明君在位,看清了吐蕃的豺狼本性,決意不再與吐蕃妥協,命我等********,力求永絕吐蕃之患。

這次聖上平定吐蕃之心異常堅定,誰要是在這件事情上有違聖意,後果自己思量,我就不多說了。

我李昂到隴右任職不到一年,雖有小功,但年少識淺,與在坐的諸位百戰之功相比,不足一提。今日由我來主持這次會議,難免讓人心有不服,然我聖命在身,雖自知淺薄,卻不得不為之。

我前幾日驅逐吐蕃使者,是要順應聖上不再對吐蕃妥協的意思行事,吐蕃求和不成,極有可能會再次興兵來犯,這就是我召開這次會議的原因。”

論資歷,李昂確實比在坐的任何人都淺,但另一方面,他的戰功卻又是在坐的任何人都不難相比的。更何況現在有傳言,李昂是嫡皇孫。加上他有聖旨在身,大家就是心有不服,也不好當眾表露出來。

行軍司馬崔乾佑起身說道:“聖上平定吐蕃之志令我等聞之歡欣鼓舞,值明君在位,知人善任,李長史戰功著著,威震吐蕃,聖上命李長史坐鎮隴右,正是再適合不過,有李長史在,吐蕃若再敢來犯,定教他鎩羽而歸。李長史精於謀略,想必已有應對的預案,還請李長史吩咐下來,我等一定竭盡全力,照李長史的吩咐去做。”

“是啊,是啊,還請李長史吩咐。”判官任平寅、郭運振,支使郎銘等人紛紛表態。

武將方面,反而沒一個出聲,李昂讓李泌掛出那張被他圈點過的地圖,然後指著那些小黑點說道:“在崔司馬、哥舒翰將軍以及各位的密切配合下,不久前收復了黃河九曲之地,這一大片新納之土,不免存在許多防禦的漏洞,諸位請看,地圖上圈出來的地方,吐蕃大軍雖然通行不易,但千把人的小股人馬來去不難,而吐蕃前來劫掠時,通常人馬不會很多,所以這些地方若不修以城堡加強設防,黃河九曲之地恐將永無寧日。對隴右我所知有限,各位對都比我熟悉,有什麼地方還要加強防禦,什麼地方應該置以步兵或騎兵,應該駐防多少人馬為宜,還望各位各抒己見,以便整個防禦體系能更加完善。”

大家看了看李泌手上的地圖,感覺按地圖上標著的地方修以城堡的話,防禦性已經很嚴密了,只有金天軍使李晟說道:“李長史,末將以為,還有一個地方需要注意。”

“李軍使請說。”

李晟走到地圖前,指著樹敦城西南面的茫拉溝說道:“李長史,這裡是茫拉溝,位於樹敦城西南六十里處,呈西北東南走向,吐蕃兵馬如果繞過金天軍,泅渡黃河,就可以順著茫拉溝進入黃河九曲之地,若是小股人馬,還可以翻越小積石山,順著接脊山山脊,走我們前次走過的路線偷襲石堡,因此,末將以為,還應在茫拉溝險要之處,修以城堡駐以百十兵馬,如此黃河九曲之地的防禦才算完整。”

李晟是隴右洮州人,打小生長在這片土地上,對隴右的地形比一般人要熟悉得多。他說完之後,眾將紛紛點頭稱是。

李昂見大家沒有反對,便稱讚道:“李軍使補充得非常好,大家還有什麼補充嗎?”

寧塞軍使馬重駿說道:“李長史,修建城堡的地點,應該是比較完善的了,只是各處應駐以多少兵馬為宜,還需要商議。”

緊接著,李重駿就同德、金道、白眉溝、桑支山南麓、瑪曲、元東、若爾蓋這些地方,應該分別駐以騎兵還是步兵,應該常駐多少人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希望之魂

不論輸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