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昊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0383章 困局,步步驚唐,何昊遠,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陛下,若論功勞,哥舒翰的功勞實不足與李昂相提並論,若以功勞小者出任隴右主帥,而功勞大者反而屈居於下,有悖常理,實難以服眾。

更何況,一鎮節度,不僅要管軍,還要管民,理財。哥舒翰從小遊手好閒,好勇鬥狠,其不知民間疾苦,管軍或許還行,讓其治理民生,打理財政,恐怕會弄得一團糟。

再看李昂,李昂雖然入仕不過一年,但自幼受盡磨礪,加上天資聰穎,才華橫溢,他不僅文韜武略不同凡俗,對民生理財這些方面也極有天分。

陛下,那進貢給皇宮的無雙鹽就是李昂發明的,這還是其次,令人驚歎的是李昂先後為劍南的火井縣、犀浦縣出謀劃策,讓火井縣成了精鹽的集散地,火井縣在不到一年時間裡,就從一個下縣,變成了一個上縣,繁華程度,甚至超過了邛州;

而犀浦縣則因李昂的活字印刷術,成了劍南道印刷業、造低業的中心,犀浦縣的賦稅收入也增加了好幾倍,百家生活富足,路不拾遺,夜不閉戶。而這些,都是李昂幫忙出謀劃策的。

李昂具備這樣的能力,是其他大部分官員所難以比擬的。因此,臣以為,有志不在年高,李昂年齡雖輕,但成熟穩重,文武雙全,深浮人望,是隴右節度大使的不二人選。”

除了誇皇帝之外,或許這是李林甫第一次這麼長篇大論的誇一個人了,他這麼做,可不僅僅是想把李昂扶上去做隴右節度大使。他是要把李昂扶上去做第二個“秦王李世民”。

李林甫說的有理有據,按他說的話,確實是李昂更有資格出任隴右節度大使一職,****烈等人都表示了贊同。

在這一點上,李隆基其實也沒有異義,但最後卻聽他說道:“朕很少聽右相如此推崇一個人,李昂文武雙全,確實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以他的功勞,也更有資格出任隴右節度大使一職。不過他畢竟太年輕了,行事難免有些衝動,殺董延光一事,便是最好的例證。以他的這種性格,還需要加以歷練一番才行,貿然拔之高位,對李昂未必是好事。”

李昂以下屬的身份,殺死自己的上司董延光,不管錯對如何,這都讓李昂很失分。讓人懷疑他為人處事的穩重性。李隆基拿這來說事,李林甫也不好再反駁。

更何況,從皇帝的話中不難聽出他對李昂的愛護之情,有皇帝這份愛護之心在,再加上自己推上一把,又何愁李昂起不來呢?為這再去和皇帝硬頂,就有些得不償失了。

他隨即附和道:“陛下所言甚言,只是臣有些擔心若以哥舒翰為隴右節度大使,哥舒翰與李昂之間會出現一山難容二虎的局面。陛下,臣聽說當初李昂大破伏俟城,血戰合川守捉之後,王忠嗣對李昂的大功未給予任何獎賞,反而對功勞不如李昂的心腹手下哥舒翰,李光弼等人大加提拔重用,隴右的將士和普通老百姓皆為李昂鳴不平,李昂因此也發了幾句牢騷,哥舒翰因此認為李昂對王忠嗣不敬,彼此之間有些不快。如今李昂為長史,若再以哥舒翰為節度大使,李昂功勞本就高於哥舒翰,加上往日存有不快,將來難免彼此相爭,恐怕會因此影響陛下平定吐蕃的大計啊!”

就算李昂不能出任隴右節度大使一職,李林甫也不太情願把這個重要的職位交給哥舒翰,如今王忠嗣被免去了死罪,貶為漢陽太守,哥舒翰是王忠嗣一手提拔起來的,將來哥舒翰的功勞越高,王忠嗣東山再起的機率就越大,李林甫自然不願看到這樣的結果,所以在李隆基否決由李昂出任隴右節度大使之後,李林甫便退而求次,希望此職也別讓哥舒翰撿去。

但李隆基是個頗有主見的人,他和李昂以及哥舒翰都談過,感覺兩人在平定吐蕃方面,見識很相近,而且哥舒翰為人豪爽,很有古之君子之風,另外,他決定讓兩人分工協作,由李昂專管離間吐蕃之事,這樣一樣,便能減少兩人之間的衝突。

因此,儘管李林甫不情不願,說了一大堆理由,李隆基最後還是決定由哥舒翰來接任隴右大使一職。

此外,隴右不再設節度副使,按例由節度副使兼任的關西兵馬使,便由交給李昂這個長史來兼任。

李隆基最後拍板之後,李林甫再不甘心,也只能接受這樣的結果。

這次針對太子李亨的政治風暴,李林甫已經使盡了渾身解數,甚至還有五楊及貴妃積極配合,還是沒有扳倒李亨。這讓李林甫的危機意識越發強烈了。

相應地,李林甫要把李昂扶起成第二個“秦王李世民”的想法也更熱切了。

或許真的只有給皇帝更好的選擇,才能從根本上動搖李亨的儲位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末世之紅警崛起

為情成痴

無限之我問長生

萌基D擼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