恕恕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百五十一章,佳餚記,恕恕,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宋氏的話音剛落,林氏便誠惶誠恐的站了起來。
“娘……我,我……”林氏也不知道該說什麼了,眼睛一個勁兒的瞄著自己閨女,手裡的帕子都要讓她揉碎了。
林氏穿了一件湖藍色的寬袖外衫,配了一件丁香色的杭綢比甲,她梳了一個隨意的低髻,頭上只戴了一隻樣式簡單的金釵,看樣子是匆匆趕來的。
林氏的氣色不太好,眼底烏青一片,人看著,也瘦了許多
自從知道了兒子出事的事情以後,她就沒睡過一個好覺,整天以淚洗面,哪怕宋氏跟她做了保證,她還是憂心忡忡的。
那天江氏的話,還猶在耳邊。
林氏只要一想到兒子坐著的船可能翻了,人又落到了江水裡生死不知的場景,心就一抽一抽地疼。
她這兩天有些擔憂過度了,或者說是著相了。誰的話也聽不進去,就連婆婆的安慰,她也只當是耳旁風,一心只想著快點得到兒子的訊息。
所以周佳瑤回孃家這件事,被林氏當成了救命的稻草。
雖然林氏不相信宋氏的話,但是那畢竟是她婆婆啊!不相信婆婆的話,就屬於不孝了吧?況且婆婆還當著自己閨女的面,明晃晃的指出自己錯處來……
這會兒林氏知道著急了,宋氏對她來說,是婆婆,更像一位待人和善的老安人一樣。大概是因為有補償他們一家子的意思,宋氏對大房的人,向來是和顏悅色的,不但對兒子,孫女,孫子們好,對林氏這個不怎麼能上去檯面的兒媳婦更好。
宋氏是愧疚,也是補償,有些話,不用說到明面上去,大家心領神會就可以了。
可是最近林氏的表現,確實讓宋氏有些不大滿意。
慌手慌腳的,一點也不像是個合格宗婦!
興兒出事,她也擔心,也緊張!
但這個時候擔心緊張有用嗎?能幫上忙嗎?
當然不能!
不但不能幫上忙,反而會自亂陣腳,讓別人鑽了空子。
越是這個時候,越是要穩。
可惜宋氏暗著,明著說了好幾次了,林氏就是不把自己的話當成一回事。
宋氏能不氣嗎?
這也就是林氏,要是換成了二房,三房的兩個媳婦,怕是早就捱罵了。
周佳瑤一聽就明白是怎麼回事了!
自家孃親是擔心得過頭,有些糊塗了。偏她這副著急上火的樣子,在祖母眼裡,就跟爛泥扶不上牆沒有什麼區別?
她可是宗婦!
況且二哥是她的兒子,更是祖母的孫子啊!林氏這麼一折騰,倒顯得宋氏這個做祖母的好像多麼冷血,多麼無情無義似的。
祖母能不生氣嗎?
在周佳瑤看來,宋氏對林氏,已經夠寬容的了。
你放眼瞧瞧這汴京城,哪家士族的宗婦不出去應酬?不替自個兒丈夫打探訊息,拉攏人脈的?
也就林氏是個特例,一年到頭也不用出去應酬幾次。就算是出去了,那方方面面的事兒,也都被自己的婆婆和小姑子打點好了,她就去露個臉,說幾句客套話罷了。但凡是動腦筋,與利益關係拉過勾的事兒,都沒讓她沾手。
也不是宋氏瞧不起自己的這個兒媳婦,實在是林氏的出身太低了,又在鄉下過了那麼多年苦日子,在勾心鬥角,揣測人心,觀察時局這方面,林氏實在是太撲!
撲到坑裡去了。
宋氏也是愛惜羽毛的人。她已經不是當初那個渾渾噩噩的宋氏了,現在她有兒子,有孫子,而且孩子們個個出彩,她又怎麼會把周家的事兒不當成事兒呢!!她也沒忘了,自己是宋家走出來的,是宋家的嫡長女,代表的是宋家的門楣和風範!
況且,有些事兒,已經鋪開了,就不僅僅是周家一家之事了。
林氏和宋氏的心情,周佳瑤都能理解。
她先是安撫宋氏,只道:“祖母消消氣,我娘是著急過度,這才失了分寸。”林氏這個人,身上有許多缺點,比如有些懦弱,在某些事情上有些太過於委曲求全。但同樣她身上也有很多優點,比如善良,比如孝順!
人無完人,當初林氏因為周瑾吃了多少苦?兩個人也算是相互扶持,患難與共了吧?
林氏是個多子多孫的命,一口氣給周家生了六個孫子!孩子們也被她教得很好,雖然當時家裡條件有限,又經歷了那麼多痛苦的事情,可是每個孩子的性格都很健康,很陽光,沒有過多的陰暗面,這些都與林氏的教育分不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