恕恕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百九十九章,佳餚記,恕恕,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說起來,忠勇伯府和周家大房,還有幾分相似的地方。
榮顯和周瑾,都是重情重義之人。兩個人雖出身,經歷各不相同,但是基本上都是經歷了身份地位從低到高的轉變。
不過,值得佩服的是,不管身份怎麼變,他們都沒有拋棄結髮妻子,甚至都沒有納妾。
忠勇伯榮顯自幼失怙,從鄉野草莽一路晉升為汴京城的新貴,這其中的艱辛,實在不足為外人道也!
榮顯出身不高,是寡母胡氏一手帶大的,他從軍時,大字都不識得幾個,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只是,他不怕死,敢拼敢打,大大小小的戰役也參加了數十場。從一個小卒子,成長為一代將領,他確實是憑藉著自己在用兵方面的天賦成長起來的。
軍中向來是個極重出身,極受壓迫的地方。
榮顯一無背景,二無靠山,僅僅憑藉一己之力,就能在軍中站穩腳跟,最後成為皇帝手中的將帥之才,可見他有多麼的幸運和努力。
榮顯的成功是不可複製的,但是他的成功,僅僅因為他能打仗,會用兵嗎?
毫不客氣的說,榮顯用兵,玩的都是野路子。那些熟讀兵書,會用兵法的將領,未必就沒有真本事,未必就比他差。
那為什麼榮顯會成為一個特例,會成為汴京城中的新貴呢!
因為榮顯是純臣。
榮顯從軍時,雖未娶親,但是胡氏卻作主為他定下了一門親事。
榮顯的妻子盧氏,也是鄉野村婦,據說同樣是大字不識一個,模樣普普通通的女人。
榮顯升至三等小校的時候,回家與盧氏成親,只在家裡待了兩天,便又回到了軍中。
盧氏雖沒有顏色,但卻是純孝之人,嫁給榮顯之後,把婆婆胡氏當成自己的母親一樣孝順。家裡的活都壓在她一個人的身上,她卻一句怨言也沒有。
十里八村的鄉親們提起盧氏,就沒有一個不豎大拇指的。那些年世道艱難,榮家家裡只有兩個女人相依為命,可想而知日子過得有多麼的不容易。
正因為盧氏是孝順的,所以榮顯敬重她,甚至盧氏在他的眼中,已經不僅僅是自己的妻子這麼簡單了。
以至於後來榮顯發達了,成了人人豔羨的忠勇伯,但是他依舊是個樸實的鄉下漢子,身邊始終只有盧氏一人。
忠勇伯有三子兩女,皆是嫡出。
那些企圖送他美人,又或者想將女兒,妹妹送過去做妾室的人,都被榮顯給罵了出去。
一來二去的,大家也都知道了榮顯的意思,便沒有人再敢做這種不討好的事情了。
榮顯沒有背景,沒有裙帶關係,與京中的勳貴們也無姻親聯絡。他一不貪財,不二貪色,做起事情來也完全沒有顧慮,所以這麼多年來,榮顯在當今聖上的心中,是一個無法取代的存在。
榮家的恩寵,自然是別人羨慕不來的。
難得的是,榮顯雖然沒讀過什麼書,但卻是非常聰明的人。
忠勇伯有三個兒子。
長子是要承爵的,榮家未來的興衰也都是壓在了他的身上,故而榮顯為長子挑的媳婦,是龍圖閣大學士展彰的孫女。
展家的姑娘,都是知書達理,多才多藝的,容貌性情也都是十分出挑的。娶這樣一個有見識的賢內助,對於榮家來說,是十分必要的。
展家是清貴出身,最不屑做攀附權貴之事。之所以把孫女嫁到榮家,看中的是榮家的家風。
榮家長子已經請封世子,又有了門當戶對的親事。榮顯也算是放下了一樁心事,緊接著就操辦起剩下兩個兒子的婚事來。
榮顯是個聰明人,知道自己什麼時候該進,什麼時候該退。所以剩下的兩個兒子娶的,都是平常人家的女兒,家裡都是詩書傳家的,官位不顯,財力平平,看著是兩個極不匹配的門第,結成了姻親,實則這裡面也是有大學問的。
或許正是榮顯的這份聰明,才會讓他有了今日的成就吧!
忠勇伯世子是個端正,淳厚之人,跟他爹一樣,只有一妻,無妾室,無通房。
世子夫人展氏也很爭氣,進門沒幾年,就接連生下了兩個兒子,隔了幾年,又添了一個閨女。嫡子嫡女都有了,忠勇伯世子就更加沒有納妾的打算了。
忠勇伯世子的長子,年方十七,剛剛成親一年。他娶的是荊州秦家的姑娘。秦家是荊州大戶,祖祖輩輩都是讀書人,聽說秦家的族學辦了有一百多年了,出過三位進士,三十多個舉人,秀才的數量就更多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