恕恕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百零五章 分別,佳餚記,恕恕,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也算是有福之人了。”
周佳瑤的目光就落在手裡的那枚青霞令上,心想,這老太太跑題跑的也太嚴重了,好好的,怎麼又說起這個了。
胡氏像是沒有看到周佳瑤的疑惑似的,又道:“要真論起來,江湖人身不由己,又有幾個手上是沒沾過血的呢!”
周佳瑤低頭看了看手裡的那枚青霞令牌,也不知道在想什麼。
胡氏嘆了一聲道:“當年師尊擔任盟主以後,確實為武林同道做了不少事!平息江湖紛爭,整頓武林的歪風邪氣。”那段日子,胡氏過得很開心,可惜花無百日好,江湖中的爾虞我詐,又豈是一兩個人能夠平息的。
周佳瑤聽了胡氏的一番講述,才知道原來青霞山莊是胡陽子所建,雖是以胡氏的名字(胡氏當年叫榮青霞)命名的,實則卻是滄海派的一脈分支,專門替武林盟主和滄海派收集江湖情報,護衛一些滄海派的機密和盟主的安全。
只是隨著滄海派和青霞山莊的日益壯大,江湖門派的反應也各異。有些人覺得莫虛掌門人公正無私,處事公斷,是江湖的表率。也有人覺得莫虛是偽君子,藉著武林盟主的名頭打壓他人,壯大自己。
一時間,謠言四起,眼見著,莫虛和滄海派,就要成為整個武林的公敵了。
“這事,其實並不簡單,背後,是有推手的。”胡氏挑了挑眉,眼神突然變得凌厲起來。
“是誰!”
胡氏陰陽怪氣的笑了兩聲,“世子夫人以為是誰?”
周佳瑤搖了搖頭,“晚輩不是江湖人,不懂這些。”
胡氏輕嘆一聲,調整了一下自己的坐姿,隨後道:“若真是江湖中人所為,老身也不會問你了不是。”
言下之意,這個勢力也是周佳瑤能夠猜想到的。
不是江湖人所為?
那會是誰?
周佳瑤猜想了片刻,突然腦中靈光一閃,想到了一個可能性。
這個靈感,還是她從影視劇中得來的。
後世的不少影視作品中,都描寫過朝廷和武林人士的關係。朝廷是能利用的就收為己用,不能利用的就極盡打壓之能事!朝廷手握重兵,軍中又不乏武功高強之人,所以只要皇帝下了聖旨,想要打壓誰,那麼這個門派被血洗滅門的機會,是非常大的。
胡氏笑呵呵的看著周佳瑤,“世子夫人果然聰明,片刻之工就想到了答案。”
“那後來呢!”
“滄海派本是在江湖上屹立百年的門派,行事一向是光明磊落,可惜只因不想做朝廷的鷹犬,落得個滅門的下場。亡夫的尊師身死,而亡夫和青霞山莊,亦受到屠殺。”胡氏輕嘆了一聲,“當時我已經有了身孕,亡夫為了保護我,落得個被萬箭穿心的下場。”
周佳瑤心裡一驚,再一看胡氏,卻見她眼圈紅了紅,眼裡也帶上了仇恨的目光。
掐指一算,那也是四十多年前的事了,當今聖上尚未登基,也就是這筆血債是先皇造的孽。
朝廷一向視武林人士為眼中釘,肉中刺,所以一直暗中打壓,大有血洗之勢。
周佳瑤一直以為,這些都是小說和影視作品杜撰的,不成想,現實生活中,竟也是如此。
其實這也不難理解。武林人士多為草莽,義氣行事,自成一派,卻始終脫離朝廷的掌控。這些人一旦抱成團,危害之大,足以撼動皇上的江山,這一點,從水滸傳中對梁山好漢的描寫就可以窺探到一二。
沒有哪個皇帝會不在乎江山社稷,也沒有誰,願意被這樣一群‘烏合之眾’給拱下來!
史書是有記載的,歷史上的幾次大暴亂,起義,也都能看到武林人士的影子。他們中能人異士頗多,一旦抱成團,威力不可小覷。
老皇帝殺了胡陽子,那胡氏心中,一定是怨恨非常吧!
她逃離後,獨自一人在鄉下躲了起來,生下了孩子。
只是,誰能想到榮顯長大後,居然從軍了。而且一路做到了如今這個位置,又深受皇恩!
老夫人的心中一定十分難受。她作為誥命夫人,自然有進官的機會,面對著皇上時,心情一定很複雜。
老皇帝已死,當今聖上又對榮家頗為照顧,時間一長,只怕胡氏自己也不知道該如何決擇了。
就在周佳瑤走神的時候,
胡氏又開口了,“造化弄人啊!當年我為了保住亡夫的血脈,一路坐船南下,後來在一個野外露出了馬腳,被人認了出來,受到了官兵的追捕。我逃得太過慌張,以至於摔到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