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章 不是,你們來盜墓都不看攻略的嗎?
木大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15章 不是,你們來盜墓都不看攻略的嗎?,為了保命,他公佈了可控核聚變葉城高衛明,木大龍,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正一品……
宮令女官,代掌鳳印?
聽到楊釗的話,眾人一愣,腦袋裡浮現很多東西。
說白了,大家都是倒斗門人,該有的素養必須得有。
不然真鑽進大墓之中,啥也不懂啥也不會。
還不令人笑掉大牙。
就連南北兩派的盜墓賊,隔三差五還要去大學裡聆聽考古系教授的講座,更別提在場幾人。
輪起專業考古知識,他們絕不輸外面國家考古隊員。
所以,當楊釗說出大明女官的時候,眾人都明白女屍身份。
這位躺在德陵地宮左配殿內的女人……
居然是極其罕見的大明女官!
相傳,明朝女官制度最早由大明開國皇帝朱元璋和老婆馬秀英設立。
最初目的,是為了防止宦官和外戚滲透內宮,暗中奪取皇權。
從朱元璋建立大明之後,對女官選拔非常重視。
他和馬皇后商議後,曾面向天下公佈女官入仕方式。
凡民間15週歲以上,40週歲以下的無夫之女,可入京參考,也可由當地衙門或世家名門舉薦。
但無論參考還是舉薦,選拔過程極其嚴苛。
既要求女官精通讀書寫字,通曉九章演算法,個別職位還要求會使槍弄棒。
也就是說,男人能幹的事情女官得會幹,男人不能幹的事情,女官也得會幹。
一旦選入內宮後,她們和宮女不同,不用親身服侍後宮嬪妃。
除了管理後宮衣食住行外,還需培訓嬪妃們的生活禮儀,以及日常教養。
總體來說,大致分為六局一司。
分別為尚宮局、尚服局、尚儀局、尚食局、尚寢局、尚功局以及宮正司。
林林總總大約三十多位女官,統管後宮三千餘名婢女侍從。
其中地位最高的,自然要屬皇后身邊的宮令女官。
她受封正一品官銜,可代皇后掌控鳳印,斥責不軌嬪妃,真正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其巔峰時期的權勢,比起宦官中的司禮監提督太監也不遑多讓。
眾人只是沒想到,竟然在地宮裡看到這種人物存在。
為啥?
太稀罕了。
要知道,熟知大明歷史的人都明白。
從嘉靖皇帝差點被勒死的壬寅宮變之後。
大明女官地位開始急轉直下,岌岌可危。
皇帝都差點被十幾個宮女合謀勒死,你們是怎麼監管後宮的?
一幫酒囊飯袋自然逃不了被處置的命運。
壬寅宮變據說當場處死了十幾名女官,從此女官制度幾乎廢除。
而到了萬曆皇帝晚期的時候,大明女官更是稀缺。
因為當時宦官開始崛起,魏忠賢所帶領的宦官集團逐漸統管朝廷大權。
甭說內宮女官了,就連滿朝文武大臣,都要屈服在魏狗的淫威之下。
女官還能有何作用?
這種制度在天啟一朝被徹底廢除,到了崇禎皇帝朱由檢繼位的時候,後宮再無一名女官。
曾有人說,如果女官制度在晚明尚存,恐怕也沒有魏忠賢禍亂超綱一事。
但歷史沒有如果,只有讓人驚心動魄的事實真相。
明朝是否滅亡, 歸咎在一個太監的身上也沒有任何意義。
所以,此刻見到身穿大紅大綠官袍的女屍,所有人都來了興趣。
一方面對方身居高位,另一方面她生的也非常漂亮。
令眾人都忍不住多看了幾眼。
可,一名大明女官,就算官居一品,何德何能躺在德陵地宮之內?
她又是如何成了觀山師孃?
和這座地宮的設計者又是什麼關係?
一連數個問題,浮現在眾人心頭。
“楊釗,你既然來龍國盜墓,又舍了後殿,直奔左配殿而來!”
陳問天問道:“說說吧,你是不是知道什麼,她到底是誰?”
楊釗見陳問天問起,抬頭掃了對方一眼,呵呵笑了。
這傢伙還不算太蠢。
不過我知道的一些東西,為何要告知於你?
想了想,還是開口說道。
“陳問天,我還真不知道什麼東西。”
“不過來的時候,我曾查過明史,尤其是天啟一朝的所有史料。”
“大明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