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寧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3章 賞梅,謀嫡,王安寧,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聽到賞梅宴,穆錦柔就想縮頭,夏季賞荷宴中發生的事還猶在眼前,心下感嘆,不愧是宴無好宴。

董老夫人不知道穆錦柔心中所想,接著道:“柔丫頭可知秦王府的前身是什麼?”

穆錦柔搖頭,去過秦王府的人都知道那裡的一草一木不是一朝一夕能養出來的,是有底蘊的一座王府。

董老夫人道:“以前那裡是鄭王府,是先皇未登基之前的府邸,後來賜給了鄭王。那鄭王可是先皇除了當今聖上外最喜愛的皇子,經過多年的修繕才有瞭如今的王府。早先年鄭王妃每年四季都會舉辦宴會,廣灑請柬,不知為多少孩子們牽了紅線。

如今鄭王已經遠去,但王府還是延續了這個傳統。這也是王府內的花匠有水準,每一季在府內都能看到不一樣的盛景。咱們董家雖然初來京城,但想要融入上京城的貴人圈子,這類宴會就必須得參加。剛好,老婆子我也有了柔丫頭,也想去看看當年的熟人還有幾位在世。”

穆錦柔聽完,問道:“不知鄭王去哪兒了?”

也是她小,對早些年朝廷發生的事一概不知。此話一出,董老夫人就皺了眉頭。

可不只是她,就是許氏跟張氏也不懂,穆錦柔問的也是她們心中所想。

董老夫人嘆了一聲道:“唉,這事啊,就我們娘幾個說說可以,出去可千萬莫要講。”

許氏鄭重地說:“媳婦省的。有什麼忌諱還請母親多多提點。”

關於皇室的任何事,都是很忌諱的。若是家中子女一個不小心亂說一氣,被有心人聽到那可就是大禍。

穆錦柔也道:“請姨婆多多提醒,柔兒什麼都不知道呢。”

看她們都擺正的姿態,董老夫人臉上這才露出了笑容。揮了揮手讓伺候的下人都出去後,這才說道:“聽說先皇喜愛鄭王遠盛於當今聖上,要不然也不會將自已當王爺時的府邸賜給鄭王了。十幾年前鄭王因家中獨子仗勢強搶民女而打死了人,被御史彈劾,就主動要求離京回到苦寒之處的封地,並承諾後世子孫不經宣召絕不進京,這才躲過一劫。而鄭王府也理所當然地被朝廷收回。當秦王成年以後就給他賜下了鄭王府。”

說到這裡。穆錦柔又是一愣。似乎秦王得了此王府有不少預兆啊。雖然朝廷上下官員都說秦王的好話,可當今聖上焉能不知先皇喜歡鄭王疏遠於他的事兒?賜下一座鄭王府是不是說明了什麼呢。

這時,董老夫人又道:“這話你們聽了就爛在肚子裡。不許猜更不許說,就當個典故聽聽算了。我們董家只忠於陛下,這就足夠了。”

“是,媳婦受教了。”

穆錦柔也躬身行禮。她知道姨婆是很清楚董家的立場,要不然也不會自大西北迴京了。

上京城的冬天冷得極快。幾乎是一夜北風過後,這天就變得冷嗖嗖的。

穆錦柔數著指頭盼第一場雪的到來。用她的話來說,明知道宴無好宴,她還得用心地去裝扮自己。當真是鈍刀切肉遠不如一刀下去來得痛快。

這一天睜開眼,外面白芒芒的一天,她這心終是放下了<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該來的終於要來了。”

等待的日子她也不是閒著沒事做的,李易又來過一次。說了一些外面的情況,總之秦王跟太子互有輸贏,短時間內太子的位子還能保得住。

這個訊息對穆錦柔來說有點消極,她將鄭王的事跟他說了一遍。李易自然很清楚這事,可當局者迷,只知道當今聖上十分喜愛秦王,可沒想到陛下這麼做或許有警告的意思在裡面。

穆錦柔的話一語驚起夢中人,李易更加覺得先前他跟太子的應對是正確的。以不變應萬變才是上上之策。

同時穆錦柔也得知了安定伯府的最新動態,似乎胡氏的處境很不好,穆錦裳也轉了性子,變得安靜起來了。

但是過得更不好的是穆錦容跟劉姨娘,她們現在成了孫氏跟胡氏的出氣筒。孫氏跟胡氏誰也奈何不了誰,可她們都能把氣灑在穆錦容跟劉姨娘身上。

聽說前些天寒風肆虐之時,胡氏不知怎麼來了氣罰劉姨娘在院子裡跪了一個時辰,還是穆錦容好說歹說才讓胡氏鬆了口。

穆錦柔聽到這些也只是笑笑,她們過成什麼樣跟自己有何關係?只要不將注意打到她這裡就好。

不過,穆錦柔還是多了個心眼,將這些異樣一一記在心上。只因她來董府後,安定伯府太平靜了,而且臨安候夫人也一樣,靜極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