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戚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21.今天是中學生了,會長大的喜歡,沐戚美,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堯還背得動林柏楠,蔣玲快要背不動了。
不過,林柏楠也不需要人背了。
右手和胸腹功能恢復後,他的康復進展開了掛似的,他如今生活基本自理,蔣玲也能騰出手照顧姥姥了。
蔣玲把姥姥接回家照顧了。
姥姥目前身子差,走不了幾步路,日常需要電動輪椅代步,家裡雖然有兩部輪椅,但也算活動得開。
除了行動便利之外,選擇這個小區的另外一個重要原因則是,這裡離X市工大附屬中學僅一街之隔。
工大附中是省重點中學,有初中部和高中部兩個校區,初高中部的升學率都遙遙領先。
尤其是高中部,經常出省狀元。坊間口號喊得亮:只要中考考入工大附中高中部,就相當於一隻腳已經邁入一本了!
林柏楠和袁晴遙初中都就讀於工大附中,初中部都是平行班,遺憾的是,隨機分班之下,兩人分到了不同的班級。
家也不在同一個方向了,一個向北,一個向東……
林柏楠可以自己上下學了,卻不能和袁晴遙一起回家了。
一想起那張有點可愛的小圓臉,以後就要在他目之不所及的地方胡亂彎著眼睛對人笑了,初中學業變重,她也不可能再像小時候那樣天天往他家跑……
得把她看得緊一點了。
臨開學前,林平堯帶著林柏楠認路。
從他家到學校,不到一公里的路程,有三種走法——
沿東邊的大路走,拐兩個彎就到小區正門了,這條路平坦寬敞,作為首選;朝西走,一直走到路口,再轉彎,就到小區側門了,這條路線比第一條稍微遠了點。
第三種路線是走小路,直接從家和學校相隔的這條街穿過去。
窄街兩旁擺著小商販的攤鋪,過道勉強夠雙人並排通行,地面凹凸不平,還有抄近路的腳踏車、摩托車在其中穿行。這條路雖距離最短,卻是最危險的。
林平堯特意囑咐林柏楠不要走那條小路。
其他兩條路,林柏楠走了一遍就記住了。
2008年8月,初一新生報到。
懵懵懂懂的小學生換了新的身份——
從今天開始,就是穿校服的中學生了!
開學第一天,無非是新學期的那些常規事項,例如熟悉環境、自我介紹、檢查儀容儀表、打掃衛生等。
林柏楠所在的初一十四班,班主任是位教數學的男老師,姓楊。
自我介紹環節,為了讓大家儘快眼熟同班同學,楊老師讓每位學生起立,說說自己的興趣愛好與特長,以及人生理想。從第一排第一列的第一個學生開始,Z字型依次輪轉。
全班60人,除自己之外的59人,林柏楠一個也沒記住。
不是他記憶力差,也不是他臉盲,是他心思沒放在別人身上,他全部的注意力被走廊另一頭勾了過去——
袁晴遙在初一一班。
他們一個在這頭,一個在那頭。
思緒遊離之時,前排的男生忽然站了起來。
林柏楠依然坐在後門口,快輪到他做自我介紹了。
他調整了下坐姿,課桌有點矮,坐著不太舒服,再加上輪椅自帶的高度,他的腿再長一點的話,就塞不進課桌了。
等前排的男生坐下,他雙手交叉放在桌面上,挺直了脊背,乾淨的少年音不疾不徐地在教室中緩緩擴開:“我叫林柏楠,沒特長沒興趣沒愛好。”
他敷衍了過去。
“……林柏楠,還有什麼想補充的嗎?讓老師和新同學多瞭解你一點?”楊老師等了幾秒才開口問道。
“抱歉,站不起來。”林柏楠平靜的眼眸毫無波瀾,臉上也看不出絲毫抱歉的意味。
以為是頑劣學生公然對班主任發起了挑釁,全班一百一十八隻眼睛紛紛朝林柏楠探索而來,卻在瞧見這位林同學獨異於人的“椅子”時,明白了緣由。
與小學入班那日截然不同,林柏楠靠在輪椅靠背上,平視前方含著各種意味的視線。
進校前,那個女孩拍拍他的背,又握著兩隻拳頭給他打氣:“林柏楠,你是最棒的!抬頭挺胸讓新同學們看看你是有‘座駕’的天之驕子。”
他這下徹底無所謂了,嘴角幾不可察地翹起,回了句:“還用你說。”
接下來,初一十四班競選了臨時班長、副班長、學習委員等等職務,然後,班長組織其他班幹部發新書、收集校服尺碼、安排衛生大掃除。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