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炳嶧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32章桃園,黃蓉:你別象文清言而無信,鐵血丹心之大漢帝國,大炳嶧,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平公主,文清有些肝顫,他的計劃,是最後離開洛陽時,約太平公主到城外安全的地方,再表明身份,到時,就算有人發現自己的真實身份,也不怕了,頂多屁股上多挨兩下太平公主的刀棍,反正先保住命再說,相信太平公主也不會真把自己打死。
武松很快回來了,說劉光仁明日請文清過府一敘。
9月18日一早,文清帶著趙雲、武松趕到劉府。
劉光仁和劉成表迎出客廳外,劉光仁見到文清,很是客氣,遠遠打招呼:“本來想給王公子發請帖,沒想到,王公子倒主動來了。”
“劉大將軍抬愛了,水月對中原劉家,仰慕已久,到了洛陽,怎麼也該來拜望一下。”文清拱手道。
“進客廳聊吧——”劉光仁熱情把文清讓進客廳內。
文清把劉成裕的信和北平郡的特產,轉交給劉光仁,劉光仁這才得知朝鮮使團進京路上協助橫刀山莊擊退耶律喇嘛和耶律霸的細節,對文清大加讚賞,搞得文清都有些不好意思。
之後和劉光仁、劉成表聊了一些不著邊際的話,聊了一會兒,文清話題一轉,旁敲側擊問道:“劉大將軍,您直接統管東南軍,東南沿海的倭寇,橫行肆虐,佔據臺灣,前幾年最嚴重的一次,不但連屠了三個村鎮,還造成了上萬東南軍陣亡,這兩年為何東南軍卻遲遲不去剿滅?”
“唉!王公子有所不知,東南軍確是有一支水軍,但人數太少,只有2萬人,戰船方面,朱寬公在位時,倒是建造了一批,但與倭寇比起來,只能自保,特別是創元19年那次,損失了一艘主力巡洋艦後,現有的力量不但不足以形成壓制,而且實力在下降,這兩年,皇上兩次南征西蜀,東南軍大部分被抽調到西蜀,哪還有力量,再征剿倭寇?!能不讓倭寇佔據東南沿海的城鎮,已然算不錯了——”
“喔——原來是這樣,”文清裝作恍然大悟點點頭,“水月有個建議,不知當講不當講?”
“王公子有話請直說無妨!”劉光仁見文清似乎話中有話,點點頭。
“我朝鮮,有一隻小規模的艦隊,最近和東北,關係處的很和諧,我這次回去,和東北軍商量一下,咱們三方共同出兵,剿滅臺灣的倭寇如何?”文清緩緩說出自己想法。
“好啊!”邊上的劉成表興奮叫道。
“嗯!東北最近聽說建了一批戰船,水師的力量如何不知道,但有孔家漕幫的底子,應該也差不到哪裡去,這確是一個好辦法!不過,本將軍的能力,只能合三方之力,共同解決倭寇的水面力量,若是進攻臺灣本土,本將軍恐怕做不了主啊——”劉光仁有些為難道。
若是大規模登上臺灣島,倭寇在水面上的力量一旦被全殲,必然全面退守臺灣本土,臺灣島上,恐怕至少有2萬倭寇,東南軍一共就5萬人,經過兩次徵西蜀,老兵傷亡不小,新兵的戰力不強,根本無力攻島,況且,還要皇帝點頭,國庫花銀子,皇帝願不願意,舍不捨得,還兩說呢……
“這個好辦!”文清胸有成竹道,“我負責回去說服東北,只要咱們三方聯合消滅了倭寇的水面力量,由我朝鮮和東北聯合出兵,攻佔臺灣本土。”
“這……”劉光仁有些心動,但他畢竟是在朝中摸爬滾打幾十年,還是有些顧慮,這驅逐了倭寇,臺灣若是被朝鮮,或是東北軍佔了,那對中原,豈不是又是個威脅?皇帝肯定不會幹的!擔心道:“趕走倭寇後,這臺灣……”
“噢——臺灣本土,我來說服東北,朝鮮和東北軍都不佔,交還給東南軍就是!”文清見劉光仁有所顧慮,趕緊補充道。
“這怎麼好意思……”劉光仁嘿嘿笑道,徹底動心了。
“我朝鮮的主要目的,是打通到東南沿海的水上貿易,倭寇一除,自會收益百倍,至於臺灣嘛,我朝鮮南北尚未統一,也確實無力佔據臺灣。”文清怕劉光仁不信,解釋道。
這倒也合情合理,不由劉光仁不信,劉光仁點點頭,讚許道:“王公子膽識、謀略、才華,讓本將軍敬佩,本將軍戎馬生涯幾十年,你們這一輩中,本將軍看,王公子可以與東北那文清媲美了!……”這倒不是客套,20幾歲的年齡,就有5級中階的修為,太后壽宴上高歌一曲,文采飛揚,關鍵是這份氣度,絕對讓人折服。
“豈敢,豈敢……”文清客氣道,沒想到,自己和劉光仁接觸不多,劉光仁給自己的評價竟如此之高,文清對劉光仁,也是刮目想看,看來,武相劉光武選的劉家接班人,還是深謀遠慮的。
三人正聊著,劉光仁發現,外面小青來回探頭探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