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炳嶧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1章 雁門關,冠軍侯獨孤去病和飛將軍,鐵血丹心之大漢帝國,大炳嶧,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鐵血丹心之大漢帝國 - 第91章 雁門關,冠軍侯獨孤去病和飛將軍
文清正自搖頭苦笑,忽聽外面,“咚咚咚——”戰鼓響,趙雲清亮的聲音傳來:“鐵一團,點名!”
“嗯?!”文清“騰”地一聲站起身,這沒有自己的命令,子龍怎麼就開始點名了?!
三步並作兩步行出帳外,鐵一團上下,全體將士,已然披掛整齊,迅速向營地中間的一塊空地集結,這鐵一團就是軍紀嚴明,三通鼓響,竟不差一人!
文清行到隊伍最前面,這才看到太平公主,一身金盔金甲,騎馬立在空地正前方,正眼角帶笑,看向自己,似乎在說:本將軍叫你睡懶覺,你以為當團長了,本將軍就管不了你了?!
唉!本來想不急著趕路,一路遊山玩水到雁門關,沒想到,這公主將軍一來,自己的美夢就破滅了
“聽說你們文清團長把你們訓練的有模有樣,這幾日,本將軍要看到你們鐵一團的戰力!”趙雲點名完,太平公主朗聲喝道。
“鐵血一團,鐵血無敵!”
“鐵血一團,鐵血無敵!”
“鐵血一團,鐵血無敵!”
一千將士,振臂高呼!
“出發!”太平公主玉手一揮!
馬鈴兒響叮噹,我陪公主將軍到邊關文清邊走邊哼哼。
#########################################################################################################
接下來的兩日,鐵一團在太平公主的催促下,一路急行軍,本來5日的路程,三日就快速到達了北方邊關重鎮,第三軍軍部所在地——雁門關!
雁門關位於山西郡朔州和代縣邊界處雁門山上。
雁門山,號稱“九塞尊崇第一關”,東西山崖峭拔,中有路,盤旋崎嶇,絕頂置三關,謂之西陘關,雁門關、東陘關,統稱“雁門關”。
雁門關南控中原,北扼漠原,“胡”漢相爭,群雄逐鹿,戰事連綿。是大漢帝國和契丹、蒙古等草原民族相對峙的前沿陣地。歷來為大漢帝國北境重鎮要隘和重要的戍邊軍駐紮地,北方軍四大軍之一的第三軍軍部,就設立的這雁門關。
雁門山關城位於雁門山頂鐵裹門外。鐵裹門因石峽呈黑褐色而得名,為人工開鑿關隘。所建關城形勢險要,壁壘森嚴,關口呈“V”字型,北面關長100丈,南面關長1裡,北有烽火臺1座。
雁門關嶺西為西陘關,嶺東為東陘關,三關成“凹”形結構。西陘關,東陘關南面與雁門關平行,各開一個關門,都可與南面的雁門關關道相通,北面,則前出雁門關50丈,左右護衛雁門關,內各有一個甕城。
三關呈“大雁”形佈防,戰時,西陘關,東陘關可對北面攻擊雁門關的敵軍,東四兩翼構成巨大殺傷。
同時,雁門關則高出西陘關,東陘關關頭五丈,關下,東西各設有一個關門,與西陘關,東陘關相同。若是敵軍攻擊西陘關,東陘關,雁門關上可居高臨下,支援西陘關,東陘關的防禦,就算西陘關,東陘關任何一關被攻破,雁門關也可以緊閉東西兩側的關門,獨立進行防禦,可以說,雁門三關在設計上,是依託當地山形,獨具匠心。
三關石頭邊牆聯為一體,歷代珠聯璧合互為倚防。雁門關東西兩翼分別延伸至繁峙、原平,設隘口十八。雁門關整體佈防概括為“兩關四口十八隘”。
雁門關北口為白草口,南口為太和嶺口。
雁門山隘口即古雁門關北口,俗稱白草口,是雁門十八隘之一。一隘兩堡,西面為太和堡,東為常勝堡,中隔連綿草原,分別與西陘關,東陘關相連。白草口為南北要衝,沿雁門古關道,過往商旅不斷。
雁門關關道:全長60多里。南起太和嶺口,經富拉溝、城上、石牆溝、吳家窯、黑石關溝,越制高點鐵裹門,下趙莊到白草口,再出柳林、油房為止。關道鋪石成路,百步九折,左右峭壁如削。
雁門關上本身,空間並不大,無法駐守太多兵力,整個雁門關,有大漢帝國第三軍第一師5000精騎。
平日裡,在北口太和堡,東為常勝堡各布放500精騎,主要是負責監視契丹大軍動向,南面西陘關,雁門關、東陘關,則各布放1000精騎。
另外,在離西徑關以西50裡,有一座重要的關隘,名曰——曲徑關,關不大,但地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