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丘仙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章 瘟疫之源,蜀山之天憲神君,青丘仙狐,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時近七月,江南大地正是雨水氾濫季節。龐憲三人將遁光連成一片,宛若一抹飛雲,行走在極天之上。

天地好似蒸爐,水汽騰騰,令人十分難受。俯視之下,便可發現赤地千里,不見一片嫩葉<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莊稼禾苗本應茁壯成長的時候,卻先是大旱,後又洪澇氾濫,如今飛蝗肆虐,瘟疫流行,令人不忍直視,百姓流離慘不忍睹。

說來明朝末代皇帝崇禎登基之初,便頻現亡國之象。《漢南續郡志》記,崇禎元年,全陝天赤如血。五年大飢,六年大水,七年秋蝗、大飢,八年九月西鄉旱,略陽水澇,民舍全沒。九年旱蝗,十年秋禾全無,十一年夏飛蝗蔽天,十三年大旱,十四年旱。

作為魚米之鄉的江南,近幾年也是災禍連連,崇禎十三年遭大水,十四年旱蝗並災,十五年旱災流疫。區區數言,代表著的卻是斑斑血淚。

“相公,咱們還是按下遁光,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吧!”銀姝本來力主不染因果,可是看到焦枯大地,白骨青磷,戶丁盡絕,終究還是心中不忍。

龐憲面無表情,很是沉重,待看到一處尚有炊煙的村莊,便和丘魁默契地降下雲路。也不知這次中原之行是對是錯,不過日前心血來潮,似乎這次雲遊暗藏玄機,關乎自己道途。

等進了這稻香村,發現此地正在大張旗鼓祭拜蝗神。村民雖然衣衫襤褸,面容蠟黃,可是仍然打起精神,整理著豬羊血食,時令鮮果。

在村子的中央搭建了一座祭臺,上面端坐著兩位黃袍道人。觀他們面貌倒是鶴髮童顏,仙風道骨。一舉一動透露著莊重,頗似神仙中人。

祭壇中央貢奉著五穀稻草紮成的人形神像。正是民間俗稱的茅草妖仙。龐憲心知,此時之人非常迷信。天下大旱,飛蝗成災,不思怎樣去消滅蝗災,反而將蝗蟲當做神仙祭拜,這正是蝗神的由來。

銀姝杏目含煞,那兩位道人怎能瞞過赤身教嫡傳弟子,身無絲毫道力,分明是江湖術士騙人的。右手光華一閃。就要給他們一個狠狠的教訓。趁著天災之時,欺騙愚昧百姓,該殺!

龐憲把手一伸,抓住銀姝玉手,傳音入密道:“你看那些百姓的精神變化。”

柳眉一揚,本來不滿相公幹預,怎麼能護著那兩個招搖撞騙之徒?可是四下一看,發現稻香村的村民雙目充滿著渴求。天魔感應下,那些瘦削的身體散發著著懾人的精氣神。

這……

看著銀姝疑惑的眼神,龐憲解釋道:“這可能是他們最後的希望了。面對天災他們除了祈求神佛。又能做些什麼呢?”

眼中寒光一現即沒,“至於那兩位趁火打劫的野道人,稍後收拾他們又何妨!”

素來出入青冥。不理紅塵濁世的丘魁也忍不住暗贊山主處置得當。有時候妥協也是一種藝術,只懂打打殺殺未免失之焦躁。

可是等兩位黃袍道人登壇作法,龐憲三人便忍不住驚疑出聲。空中微微拂過一縷清風,潮溼悶熱之氣一掃而空,靈光之中能夠發現時疫之氣霎時沸騰。可他們分明是毫無道力的遊方道士啊!

這下就連龐憲也狐疑不已,難道遇到深藏不露遊戲人間的道門前輩?忍不住望向丘魁老前輩。自從傳他《玄牝真解》,此老再煉元神,十五年來道行法力均有翻天覆地般的變化。固然不如玄門正宗,可也不再是根基虛浮的旁門地仙。

“哎呀!”丘魁心下懊惱。“山主,你看他們那個葫蘆。咱們搞錯物件了。”

經丘老提醒,龐憲這才發現。祭壇上放著一個黃皮葫蘆,貼有一張符籙,此時正散發著熒熒微光,句嘴處打著旋噴吐五彩煙霧<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時疫之氣宛若長鯨吸水般,絲溜溜射入了這件法器之內。

枯黃萎靡的老樟樹重吐蒼翠,病疫祛除,再次煥發勃勃生機。即便烈日高懸,飽經災難折磨的鄉民仍舊精神矍鑠,似是老虯蛻鱗,蟲豸化蝶,令人驚歎生命力之頑強比野草還要堅勁。

礙於兩位仙長仍在做法,眾人不敢喧譁。倒是龐憲等人好奇不已,這野道人背後不知隱藏著怎樣的仙緣奇遇,分明是凡人卻有著仙道法器。

過不一時,方圓百里內的瘟疫病氣均被黃皮葫蘆吸斂,兩位道人收起桃木劍和各色幡幢令旗。滿是祥和地看著一擁而上的村民,氣宇沖和,仙風道骨,翩然有出塵之慨。

村老顫巍巍地遞上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