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鬱的青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4章 評分(12w推薦票加更),傳奇巨導,憂鬱的青蛙,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特提議讓新線公司來幫《這個男人來自地球》進行獎項公關,這一點裘德自然同意。
只要電影最終能夠獲獎,無論是對裘德還是新線公司都有好處,裘德獲得名聲,而新線公司則可以利用獲獎這件事進一步宣傳電影,繼續在家庭錄影帶市場上獲利。
這也就是好萊塢電影人對每年12月開始一直到次年2月結束的頒獎季如此熱衷的原因,從11月下旬頒佈獲獎名單的哥譚獨立獎開始,在之後的三個月裡,將陸續有20多個獎項頒出,經過這麼多“狂轟濫炸”式的資訊接收,公眾對於明年2月下旬舉行奧斯卡金像獎的最終結果基本都能做到“心中有數”。
可以說,整個頒獎季就是奧斯卡獎的超長前戲,但這所有的鋪墊並非只服務於“壓軸主角”奧斯卡,除了習慣以一個電影片名在頒獎季出現的頻率去猜測其奧斯卡勝算以外,更多的是這確實是挖掘與發現年度最有價值電影的絕佳途徑。
說白了,頒獎季其實就是對本年度所有電影的一次綜合考核:這一年到底有哪些好的電影出現,哪些電影是值得關注。
《這個男人來自地球》沒有公開上映,雖然業內給與的口碑頗佳,而且一鏡到底的成功運用也為影片加分不少,但相比起其他公開上映過的電影,影響力就小了很多,工會獎、評論獎、獨立獎這三大類獎項基本不用考慮,但是像土星獎這類的專業性很強的獎項也並非沒有希望。
關鍵還是要看新線公司對這件事的重視程度,如果他們拿出足夠的誠意來進行獎項公關,影片獲獎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
當然拿不拿獎對裘德來說都無所謂,接下來這段時間他主要都待在英國為《兩杆大煙槍》的上映做準備,期間還抽出時間陪凱特去了一趟加勒比海,在巴哈馬度了半個月的假。
回來之後,兩人不得不暫時分開,因為《兩杆大煙槍》在英國的宣傳活動即將展開,這期間裘德會被很多媒體盯住,凱特不想靠著緋聞炒作成名,當然就選擇了迴避。
幾位主演這邊,傑森-斯坦森因為要繼續參加跳水隊的訓練,只抽空來為電影拍攝了幾組海報,並沒有參加之後的一系列宣傳活動,而維尼-瓊斯因為本賽季被足總會處罰,出場的機會並不是很多,反而可以全程跟著劇組做宣傳。
為期一週的宣傳,裘德帶著《兩杆大煙槍》劇組在倫敦、愛丁堡、伯明翰、利物浦、曼切斯特、格拉斯哥、普利茅斯之間走了一遍。
1月27日,劇組正式折返倫敦,迎來影片的第一場全球首映式。
影院門前掛起巨大的電影海報re的負責人一旁給排隊入場的觀眾發放調查表,問卷採用自願的形式,完成調查不會有任何的獎勵,以此確保評分的客觀有效。
“就這樣打個分就能預測電影的票房?”維尼-瓊斯手拿著一張調查表,有些不解地看向身旁的裘德。
“當然沒有那麼簡單。”裘德看著遠處領完調查表排隊進場的觀眾,頭也不回地解釋說:“看到a、b、c、d、e、f這些選項了嗎?a是很成功,b是還可以,比較滿意,c就是壞訊息了,意味著票房慘劇即將發生。一般首映場的觀眾極少會給出d或者e的評分。絕少有影片會得f。”
維尼-瓊斯忍不住問:“如果得了f怎麼辦?”
裘德聳聳肩,“如果得了個f,那這部影片根本就不應該被髮行<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
維尼-瓊斯愈發好奇,“真的有電影得過f?”
“到目前為止只有3部電影得過f。”裘德轉過頭來看著維尼-瓊斯,“名字我肯定你不會想知道,因為全都是超級爛片。”
維尼-瓊斯腦子轉得很快,問完了最差的,立刻就想到了最好的。
“如果影片得到b以上的評分,是否就意味著票房一定會大賣?”
“re的評分只是預測票房的一個基礎,分數並不代表全部。因為接受調查問卷的都是首映場的觀眾,這些人大都是有著強烈的看到新片的*,所以評出的分數一般會比普通觀眾高點,比如是一位粉絲給出b的分數,那普通觀眾的評價肯定還要差一個檔次。僅僅依靠一個打分是沒法預測一部影片的票房可以走多遠的,他們還需要把諸多因素放在一塊做一個綜合比較,這些因素包括了影片級別、型別、觀眾分佈,以及過去類似的電影類似的分數最終得到的票房等等。”
“沒想到洛克先生對re的評分體系這麼瞭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