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氏良家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4章 朝貢財富,霸王!,楊氏良家子,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便利。
而陳武又統帥一部騎兵,作為斥候,遊弋防備,探查敵情都能面面俱到。
僅是遣派的使節和軍士就這麼多,朝貢的規模無論如何也不能少了。
孫策預期的天子劉協能有一萬部隊,十萬石存糧,那是整個江南輸賦達成的目標,也就是益州、荊州、揚州三地的輸賦。
但要實現這一目標,江東首次朝貢的目標,怎麼也不能低了,至少也應該在三萬石到五萬石之間。
一次性要拿出這麼多糧食,對江東三郡而言,也的確是捉襟見肘。
江東三郡,到目前為止,還是完全以吳郡的稅賦為主,甚至要抽調大量的錢糧絹帛,以補貼其他兩郡的治理。
而其中的關鍵就是江東通寶的推行,鑄幣稅後期確實是能收穫無與倫比的財富。
可是前期要推行這種貨幣,普及到新拓郡國去,那也是需要無數的資源投入。
而且丹陽、會稽兩郡不比吳郡安寧,此前都經受了大量的戰亂,丹陽郡更是給各個勢力皆提供了數以萬計的精兵,從徐州牧陶謙到曹操、劉繇,甚至孫策、吳景麾下都有近萬丹陽士卒。
這一萬一萬的丹陽精兵,那抽調的都是丹陽郡的青壯男子,一戶之壯丁。
這使丹陽郡的生產受到了極大的影響,民生饑饉,卻又山越縱橫,不僅需要通寶維持商業,更需要大量的谷糧絹帛以緩解民生饑饉。
這雖然給了孫策以龐大的壓力,但也是一個極大的機遇。因為吳郡正在豐收,糧食和絹帛甚至源源不斷產出的海鹽,都是孫策手中的硬通貨。
這整個江東,只有孫策能拿出這麼多財富去賑濟丹陽和會稽,因而這能使得通寶的價值在兩郡受到極大的認可。
這甚至足以讓孫策提前禁絕民間私鑄,尤其丹陽一帶的民間私鑄行為。
因此,江東大臣們也不乏那種孤立主義者,認為與其朝貢給天子那麼多財富,還不如穩固發展自己。留下幾萬石糧食,多徵募三千士兵,不比那些名爵聲望來的實在?
天子兵強馬壯者為之!
這句話雖然是樸素的真理,但事實就是,說這種話的人可沒一個人當上過天子。
以酷烈手段,殺戮天下,而恩義不附,最終也只能使三軍猶疑。
如果只靠屠刀,那就成亂世草頭王了,今日你擁兵自重,明日部下將領就敢叛亂逆上。漢末太多的諸侯,比如張揚、牛輔、笮融、丁原甚至董卓都是因此而被部下所殺。
孫策可不想半夜睡覺,就被部下一群武夫和好大兒發起叛亂,睡夢中就被砍了腦袋。
所以哪怕捉襟見肘,也要透過朝貢給自己換來治理一方的法理性。
對於要抽調多少谷糧,負責總覽政務的長史張昭眉頭緊蹙,他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去歲調了十萬石糧食為軍糧,以助征戰,今歲又抽調二十餘萬石以振兩郡饑饉,維持兩郡郡縣官吏。
孫策新拓兩郡,地盤擴大的同時,伴隨而來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官吏數量激增,俸祿開支不斷提升。
如今新谷剛種,早稻未收,實在是抽調不出太多的糧食了。輸賦之事,輸少則不足以成事,輸多則江東不足用,絕不是一句空談。
此時還是負責軍中事務的張紘為孫策排憂解難,說道:“貢奉物資或許可由軍中抽調。賀齊所部已經停止征伐,其大破山越,又收復東冶,逼降王朗、詹強等十數部,獲黃金千餘斤,谷糧四萬餘石,牛羊兩千餘。”
“我以為可將牛、馬抽調,以供錙車,然後從府庫抽調五萬石糧食,並粗鹽、絹帛等一同進貢。”
賀齊那裡有糧食,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