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氏良家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3章 江南得天獨厚的經濟優勢,霸王!,楊氏良家子,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孫策心目中的封建盛世就是天下野無曠土,而每一畝地都被百姓精心照顧,田地被開發到了極致。農業水平高度發達,已經不需要每名百姓都來耕種這些土地,就能保證所有人吃飽肚子。所以有大量的人口得以不用從事農業生產,多餘出來去發展工業、商業。為農耕百姓提供更多的衣服、器械、工具、農具甚至機器!
“無農不穩,無工不富,無商不活。”這是封建士大夫們都清楚的道理,他們十分清楚工業才是社會財富的最大產出來源。
但有些人就是喜歡小農經濟,喜歡天下均貧,每家每戶都守著幾十畝地自給自足。
就按他們設計的這個制度,他們自己都不知道該由誰來當商人。誰來充當工人。
一個縣十幾座工坊需要一千名工人,一個郡需要一兩萬的專業工人,世代生產。他們抓破腦袋也想不出來,大家都均田授田,每戶人家都在田裡進行小農經濟生產,應該去哪找這一兩萬工人?難道要重金懸賞?可重金懸賞了,土地又怎麼辦?不最終還是得允許交易?
於是他們一拍腦袋!那就乾脆有些人別去種地了!我給你們劃分職業,你們這些人以後世世代代就當匠戶,不準從事其他。
比如……蒙元,比如朱元璋這位農民出身的皇帝。
作為一名後世穿越者,胸襟和眼界可不能跟這兩位同一水平,還是得有些超越的。
畢竟孫策是真沒想過,無人可以去發展工業,要靠強抓匠戶,指定一群人世代為匠,來解決這個問題。
他更希望的是,百姓對土地的依附性大幅降低,可以自行決定去留,得以超脫出來,主動從事工商業。
而這一點,當然也是靠稅收保證的。也就是免除丁賦。
這一條看似對天下一視同仁,跟豪強沒有任何關聯,但這才是對豪強真正的致命一擊!
這保證了孫策治下的百姓會流動到工坊、商業當中,而不是淪為農奴
豪強們如今為什麼部曲成群?還不是百姓被朝廷重稅壓得沒辦法,主動投入到了豪強門下當部曲,以求庇護,免於承擔沉重的賦稅。
但當朝廷對百姓不徵丁賦了,他們腦袋清醒,就不可能還繼續跑到豪強手下。
這才是真正解除豪強部曲的良方。
政治的智慧就是,你要處理某個目標,其實未必要把刀直接揮過去,轉而處理一下其他目標,效果可能更好。
沒有了強力掌控的部曲,豪強們要種地都得跟客戶們好好商量,又哪來的勢力尾大不掉?
當然了,你永遠可以低估普通人的腦袋清醒程度。
哪怕孫策宣佈了不徵丁賦,但還是會有許多人腦袋不清醒,習慣性的投靠豪強,充任部曲。
大勢總得有個轉變程序,這絕不是政令一推行就能在一兩年內立竿見影產生效果的。至少得有人引導,然後社會形成風氣,大概三到五年甚至十年才能逐漸轉變過來。速度取決於整體民間識字水平。
不過,既然需要有人去引導,那這個人為什麼不能是自己?
就像總要有英雄來終結這個亂世,那這個英雄為什麼不能是自己!
周澄給孫策提了個建議,說道:“孫郎不要總是覺得自己置身事外,旁觀政令發展。我以為孫郎才是整個江東影響最深遠的核心,將軍府上的一舉一動都會被無數豪強、大族,百姓、豪傑所矚目。這佔田開墾之令,不如我們府上以為表率。”
孫策笑了起來,忽然發現,自己穿越以來,似乎給自己建言獻策最多的就是自己這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