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氏良家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章 再喜得一員騎兵良將,霸王!,楊氏良家子,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過了七尺七寸,嶄新的硃紅色戎裝外披覆著一套精良玄甲。
人靠衣裝,馬靠鞍。他這套打扮下,更顯銳氣勃發。
見到孫策,鮮于烈立即行禮,拜道:“烈拜見將軍。”
孫策笑著擺了擺手,看向這位剽悍將領,他就不像徐琨那般年輕了,已經三十多歲,正值武將最壯之齡,面容剛毅,燕頷虯鬚,相貌十分威武。
尤其燕頷虯鬚這點,非常符合常人對燕趙豪傑的印象。
據說張飛便是這種形象,也不知道這位身高近八尺的燕趙豪傑能有張飛幾分本事。
所以孫策打算先考校考教他。
雙方見禮之後,孫策開門見山的說道:“我打算讓你在玄甲騎兵中傳授突騎經驗。幽州突騎都歸為遊騎,歸程諮統轄。”
程諮也是一名擅長馬上作戰江門子弟,在進入歷陽之前,他一直是軍中最擅長雙帶兩鞬,左右馳射的年輕將領。
更重要的是,他作為程普嫡長子,常年跟隨程普學習兵法,瞭解行軍紮寨,是個非常不錯的統軍人才。
只是把幽州突騎交給程諮,鮮于烈還是有些牴觸的。那可都是他的鄉黨,是他建功立業的根本。
見鮮于烈沉吟不語,孫策說道:“你在袁術麾下,見過呂布嗎?”
鮮于烈不明白怎麼忽然跳到了呂布身上,但還是回答道:“稟將軍,我曾經見過呂布一面,當時他馬前掛董卓首級,攜數百騎出武關,到關東投奔袁將軍。”
孫策問道:“對其印象如何?”
鮮于烈想了想,說道:“驍勇絕倫,且有駿馬,當時人皆贊之曰,人中有呂布,馬中有赤兔。”
孫策笑了笑,說道:“的確,呂布有赤兔馬。他輾轉河北時,曾經騎此馬與袁紹擊張燕於常山。當時張燕精兵萬餘,騎數千匹,稱雄於黑山。呂布常御赤兔,與其健將成廉、魏越等十數騎馳突燕陣,一日或至三四,皆斬首而出。連戰十餘日,遂破燕軍。”
說到這裡,鮮于烈已經眼神一亮,有些明白了。
孫策笑著說道:“我軍中玄甲鐵騎亦只有十餘人,難道你不希望史書上記一筆,策與其驍將楊驍、鮮于烈等十餘騎突入萬眾之中,左右披靡,每戰輒殺傷百餘人乃出,如此者六七,遂破敵軍?”
鮮于烈當即便感覺胸中彷彿有意氣激盪,若誠能如此,則必將留名於青史千古!
而更令其振奮的是,這一切居然看起來觸手可及。只要跟隨在將軍身後,奮命一搏,就能伸手觸及到這曾經高在天邊的一切。
而且跟隨在主將身邊護衛,前途也是要遠超在別部司馬營中做一名隊率。
他立即拱手,說道:“烈願為將軍效勞,必竭盡全力,傳授所有突騎戰技。”
孫策滿意的點了點頭,然後開始考校他的才能。
考校將領,當然不僅是考校馬上武藝,更重要的是瞭解一下他對騎兵作戰理念的理解。
不得不說,這個鮮于烈不愧是久經沙場的騎將,他總結道:“關於騎兵作戰,我以為,大率步宜整,而騎宜分。凡遇敵陣,則三三五五,斷不簇聚,為敵所包。”
“而突騎作戰,更是不能拘泥常態,或聚或散,或出或沒,來如天墜,去如雷逝。”
聞言孫策充滿了驚喜,甚至是喜出望外!
“來如天墜,去如雷逝!”這個總結著實是讓孫策都有種眼前豁然一亮的感覺。
這才是冷兵器戰場上,剽悍善戰,機動驍捷,決定戰事勝負的王牌兵種啊!
孫策繼續跟他探討道:“騎兵衝擊步兵大陣向來是慎之又慎之事。薊侯在界橋之戰,便是直接策馬蹈之,鐵騎直擊步兵方陣,方才折戟沙場。依你經驗,什麼時候可以衝擊?什麼時候應該避戰?”
鮮于烈想了許久,方才緩緩說道:“我曾征戰中原南北近十年,戰過河北大戟士這種重灌方陣,亦曾戰過草莽流寇那般烏合之眾。依我之見,遇敵陣,最忌不經試探,便鐵騎豕突。我所言或許對薊侯有所不敬,但我等皆認為界橋之戰,咎由薊侯一人!”
“在平原作戰,薊侯未勘敵情,剛遇敵陣,便出一萬鐵騎,衝擊敵軍堂堂之陣,如此輕狂,焉能不敗。”
孫策認可的點了點頭,界橋之戰,的確是公孫瓚太過大意了,哪有數萬步兵還沒交戰,就先出動一萬輕騎兵率先衝擊的。那不是一頭撞在銅牆鐵壁上?
“那你以為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