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征士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八百七十一章 選擇(二),抗戰之中國遠征軍,遠征士兵,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十二點後還會有一更。
*******
頓了下,凱塞林又接著說道:“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義大利人其實是在觀望……所以我們就更應該在義大利防守,義大利人看到我們跟盟軍打得難分難解,就不敢輕舉妄動。當然,我們不能把刀柄交到敵人手裡,這也是我要求更多部隊的原因之一,它們負責固守沿途重要的城市,一旦意軍選擇投降,那麼我們就可以用軍隊控制他們!”
“我得提醒你,將軍!”希特勒說:“那可是上百萬的軍隊,你需要多少部隊才夠控制住這麼多的軍隊?”
“這一點不用擔心,尊敬的元首!”凱塞林回答:“雖然義大利軍隊的規模十分龐大,但他們都是些烏合之眾,
我們只需要少量的部隊就足夠鎮住他們!我想,隆美爾將軍也會同意這一點!”
希特勒把目光投向隆美爾,隆美爾點了點頭。
雖然他還是不贊成防守義大利,但在這一點上他不得不認同。
“多少?”希特勒問凱塞林:“你還需要多少部隊?”
凱塞林想了想,就回答道:“五個師!”
“不,我只能給你兩個師!”希特勒說。
凱塞林有些無奈:“好吧,就兩個師,但我希望這兩個師是空降師,因為他們可以在機場待命,只要有需要,一小時之內可以空降到義大利的任何一個城市,只有這樣才有可能控制住如此多的城市和如此多的義大利軍隊!”
希特勒盯著凱塞林的眼睛看了一會兒,然後就握著凱塞林的手說道:“如你所願,將軍,我被你說服了!”
於是就有兩個空降師被派往羅馬附近的機場,之所以選擇羅馬附近,一方面是因為羅馬是義大利的首都,當然也就是義大利的政治、軍事和經濟中心,只要控制住羅馬差不多就控制住半個義大利了。
另一方面,則是因為羅馬地處義大利中央,不管增援哪個城市都不會太遠。
這場在隆美爾與凱塞林之間的爭論毫無疑問是以凱塞林的勝利告終……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凱塞林是對的,因為史上的他成功的達到了預期的戰略目的……事實上,完全可以說是超出預期,因為當所有人都以為凱塞林和他的A集團軍要完蛋的時候,凱塞林卻奇蹟般的用他手裡少得可憐的軍隊一邊控制著義大利一邊擋住了數十萬盟軍的進攻,最後盟軍整整用了八個月才打到了羅馬,解放義大利大部份領土打到阿爾卑斯山則又用了八個月。
也就是說,亞歷山大和蒙哥馬利所認為的那種“雪崩”式的勝利並不存在,如果存在的話,這個“雪崩”足足崩了一年零四個月。
這不僅是戰略上的錯誤同時也是戰術上的錯誤。
戰略上就不用說了,
盟軍根本就不應該把部隊投入到義大利這種多山、多河的國家裡作戰……不過英國在戰略上卻是勝利的,因為他們本來就是想拖延時間避免過早的與德軍主力碰撞。
戰術上……如果這場戰讓張弛來打的話,張弛根本就不會從薩勒諾登陸,從這裡登陸就使英軍要解放義大利幾乎就要從南面打向北面貫穿整個義大利。
但蒙哥馬利這個被英國人稱為“戰爭天才”的指揮官,他只會用這種一板一眼的平推方式作戰。
就像凱塞林對盟軍指揮的評價:“聯軍的計劃徹底表現出其高階指揮部的基本思想就是循規蹈矩,其結果是我幾乎不用花多少心思就能夠準確的預知對方次一步的戰略、戰術的行動……所以,也就能夠在我所有的資源限度內來尋求適當的對策!”
如果總是知道敵人的下一步棋會怎麼走,就算手裡的資源有限,也可以盡其所能的做到最好……這就是凱塞林在義大利取得成功的原因。
但同時凱塞林也是失敗的,因為隨著凱塞林的防守取得巨大的成功,希特勒徹底的放棄了退出義大利的想法,進而把越來越多的部隊投入義大利交到凱塞林手上,結果當盟軍從諾曼底登陸時德軍就因為兵力不足而崩潰。
從這方面來說,隆美爾的觀點還更有遠見一些,只可惜希特勒還是做出了錯誤的選擇。
因為有了希特勒的支援,凱塞林的A集團軍在南面前線的表現就不一樣了……之前是因為急著撤走,所以只是沿途炸橋破路,甚至由於撤得匆忙連這些工作都沒有做多少。
但現在德軍的目的卻是要在義大利防守,或者也可以說是利用義大利的地形以空間換時間,於是德軍就開始沿途駐防阻擊美軍。
這是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