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落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164章 籌建新店,重生逆襲之路,浮世落華,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食品街的當街的大門樓豎了起來,上面是市長的親筆題名“食品街”,還有市裡的各級領導來開幕剪綵,放了鞭炮,這裡立刻上了報紙頭條。
食品街的美名也開始在市裡的各處流傳。
這可是市裡扶持的改革的專案呢。
顧曉青家的飯店也開張了。
因為顧曉青把這次飯店的定位放在了火鍋上,這在現在的市裡還是新鮮的一個專案。
這裡現有的火鍋還是那種北京涮羊肉的模式,很傳統,也不是特別的辣,鍋底也很單調。
配菜也就是那麼幾種沒有任何的特色,因為經濟發展還沒有那麼的飛速,這時候的內陸城市的省會城市,雖然也是大城市,但是和北京上海深圳這些城市相比較,這裡的各種商業模式都沒有開發出來<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
保持著原有的單調和傳統。
就連飯店也只是一些傳統的地方特色炒菜什麼的,南北大菜什麼的根本不可能。
顧曉青琢磨著火鍋是最容易上手的,鍋底除了是關鍵,其他都不是很難掌握,鍋底的技術,自己當初那是成都火鍋的連鎖店裡的老員工,這些東西自己最不缺乏。
各種鍋底的配料和炒制的火候,先後,這些對於顧曉青來說還是沒有任何問題,也許前一世的顧曉青收穫的唯一的金手指就是這些對於各種美食和小吃的精通,這也算是對於上一輩子的自己到處打工,吃苦耐勞的最大的回報吧。
所以顧曉青覺得這才是他們家的發展的基礎,什麼南北大菜,別說自己不會,就是請一個這樣的廚師。現在那也是大價錢,還要是伺候不好廚師,人家能立馬就走人,把你晾在那裡沒辦法。
於是顧家的火鍋店就正式開張。
名字就叫做了“顧家麻辣火鍋”
顧如海和李雪梅當初為這個改變可是擔心了好久,要不是在開業之前,顧曉青先請自家的一家子人吃了一頓火鍋,讓顧如海和李雪梅直接閉上了嘴巴。這兩個人可是要嘮叨好久的。
炒制火鍋底料的工作是顧如海和李雪梅直接掌握的。這些是單獨開闢了一間私密的廚房,就是我為了保證秘方的不外洩。其他的服務人員什麼的是請的人。
招的都是從農村來的小姑娘小夥子,這一百七八十平米的火鍋店要是沒有四五個服務員也不像話。
前臺收錢的是顧曉英。經過兩年的磨練,顧曉英跟著顧曉青可是學習了不少的文化,簡單的文字都不是問題,算數也是絕對的高手。因為顧曉青發現自家的姐姐對於數字方面那也是非常領悟性高的。
看來這些應該是自家的遺傳基因的關係,他們幾個孩子應該在數學方面都有一點天賦的。
顧曉英收錢那就是十拿九穩的。
這會兒可是還沒有收銀機。都是全靠人工下單和手筆計算的。
這些服務員都是經過顧曉青的十天魔鬼式培訓的,把自己當年被人培訓的經驗拿出來,就是一套現成的管理方案。
這些服務員都是農村出來的,能找到管吃管住的工作。都是很願意好好的幹著呢。
和以後的那些時不時就要跳槽換工作的小年輕那可不能比。
這個年代的人們都是很淳樸和樸實的,沒有那麼多的心眼和好吃賴做。
個別人還是有些毛病的,但是大多數的人出來找工作不容易。都是任勞任怨的。
都是害怕自己被老闆不用。
這裡包吃包住,一個月還有五十塊錢的工資。那比起農村一年才一兩百的收入來說這簡直就是天價。
所以顧曉青的規矩被執行的很徹底。
秉承的原則就是顧客就是上帝啊<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
這個理念可是現在的年代最時新的一個理念。
從來還沒有人這麼提出來過。
有的話那也應該是在北京上海這些城市才最先有的。
服務人員都穿著統一製作的服裝,這樣子看起來很有品牌的效應。
不光是服務員的衣服是統一的,連客人使用的餐具都是顧曉青專門找了好多家才找到的配套的,這樣子的確很有氣氛,給人的感覺很高檔上檔次。
開張的前一天,顧曉青和顧曉英去各處發了請帖。
有些人開始要邀請的,比如說何翠兩口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