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十四章,桃李滿宮堂,木蘭竹,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試的位置在凌蔚附近的,那就是最地獄的位置。
想起來前一屆考試有一個考生在考場上因為答不出來試卷被逼瘋了,把考試隔間全砸了。雖然那考生被“請”了出去,但是那被打翻的馬桶味道久久不散,周圍的人受盡了折磨。
凌蔚周圍的位置,就跟那被打翻了的馬桶周圍的位置一樣地位了。
若凌蔚知道了,不知道是何種心情。
然而他現在還是很放鬆的。
有了第一次考試的經驗,凌蔚覺得,原來這考試也就這樣嘛。比起高考中考研究生考試什麼的,簡直時間充裕到無聊了。而且環境也不錯,還可以自己做吃的。若不是周圍風景不好,當野餐也是不錯的。
複試的時候,因為心情更放鬆,凌蔚答題的思路越加的順暢。而他提前就規劃好了考試的時候吃什麼,所以答題的時候就算餓了,也不會分神想著午餐和晚餐的事,注意力也集中不少。
至少他自己對自己這次的答題很滿意,覺得比正試更完美。
考完最後一場的時候,凌蔚吃著肥而不膩的東坡肉,陪著噴香的大米飯,愜意無比。
嗯,這次就算得不到案首,好歹積累了經驗,剩下幾場考試,也不會怯場了。
監考官忍不住第三次“路過”凌蔚面前,心裡想著,這下院試也結束了,鄉試什麼的也輪不到他監考,用不著避嫌了,而他和趙祭酒也有著幾分交情,舔著臉問問凌蔚這幾場考試吃的是什麼,總是可以的吧?
怎麼每次凌蔚都能拿出從未見過的美食呢?!
.......................................
閱卷官齊刷刷的圍在一份試卷前。
五位閱卷官平時可不是一直和和氣氣的,為一份試卷的評等,大吵一架的時候都是有的。如今這麼整齊一致的神情,實在是難得。
“各位同僚這是怎麼了?”主考官林學政好奇的走過來。
“沒什麼,還不是那一位<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付鴻嘆了一口氣,“即使作為閱卷官,還是忍不住嫉妒啊。”
“這一手字,即使名字是糊住的,都知道是誰寫的。”錢拾光也忍不住苦笑道。
其他學子都是儘可能的模仿大家的字跡,一是更加美觀,二也是擔憂考官徇私舞弊。
凌蔚的字雖然獨具一格,但也是楷體字,融匯了前朝幾大書法家的風格。而凌蔚只在狀元樓留了兩次墨跡,但很快就被人收走,而且其書法進步很快,若非其老師,估計都不會認出這是誰寫的。
但其他考官偏偏認出來了。
因為凌蔚是唯一一個將經義試卷都做完的人。這個在交卷的時候,收卷的考官會率先檢查其試卷整潔後才封卷(當著考生的面,若卷面有汙,會直接在封皮上寫上標註,以免有閱卷官徇私舞弊,故意弄髒考生的卷子)。所以考官回來就說,凌蔚了得,試卷都答完了。
而他們批改了這麼多考卷,也只見到一份全答上的試卷。
更令人驚訝的是,凌蔚不但全答上了,還全答對了。
他們自己出的題自己明白,那其中有多少題有多偏,考的有多細。甚至一些填事件的精確到了月份不說,還需要通背整篇文章,根據前後文才能計算得出。
若不是試題只有他們自己知道,若不是知道這人是凌蔚,他們甚至懷疑是不是有人洩露了考題。
而一旦知道那試卷是凌蔚的,那麼凌蔚的字跡就非常好辨認了。
若是第一次經義的考卷讓他們對凌蔚的才華半信半疑,那麼後來的幾門考試,他們甚至都想把其考卷搬回家收藏起來了。
凌蔚善詩詞是早就聽說過的,其詩詞也確實不負盛名。而其史論和策論也非常了不得。策論論據嚴瑾,所言之物之豐富,讓他們這群考官都嘖嘖稱奇。
據說凌蔚跟隨仙人師父遊歷海外各國,見識之豐富,非常人能比。如今一見,果然名不虛傳。
而史論的駢體賦,先不說其論點,只憑文筆之華麗,就讓人讀之滿口生香。
考官們各有各的偏好,有的愛好文筆之華麗,詞句之對仗;有的愛好行文樸素,言之有物。而凌蔚不但言之有物,文筆也十分華麗。文中有諸多妙句,足以讓世人稱讚。
誰都知道,在科考的時候,原本十分的實力,能拿出五六分,已經是了不得。畢竟妙文需要情感,也需要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