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爺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十三章,紅樓之拖油瓶,八爺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舅甥兩個躲在廂房裡說了好一會子的話,一時竟忘了時辰。還是陳老太太瞧著不像,打發蜜蠟過來叫人,因說道:“大喜的日子,咱們一處坐著聊天豈不好。偏你們兩個躲到一處鬼鬼唧唧的,也不知成日家哪來那麼些話。”
舅甥兩個聽了,不覺相對著做了個鬼臉,陳珪因笑道:“是外甥女兒託常友貴蒐羅的那些海外番邦的風俗軼事,上一回商隊返京分紅利,常友貴連著紅利一齊派人送了來。我因這兩日事多,忙忘了。這會子想起來了,便給外甥女兒送過來。”
馮氏聽了,笑著打趣道:“還好咱們家的二姐兒是個丫頭,這要是個小子,這麼個心氣兒野性兒,指不定將來跑到爪哇國去了。”
說的眾人都笑了。陳氏則囑咐道:“昨兒尤家祭祖,也給兩個姐兒排了序齒。今後可不能稱呼大姐兒、二姐兒了。要叫二姐兒、三姐兒才好。”
眾人也都明白的,當即點頭應了。只是一時忘了,仍舊改不了口。陳老太太懶得理論這些瑣事,仍舊拉著陳氏的手一長一短的打聽尤家內宅的事情。又問婆婆可好相處,相公可疼愛敬重,姨娘們可搗鬼不曾,尤家的幾個姐兒可服嫡母管教。
陳氏不想陳老太太這麼大年紀反倒替她擔憂,一味的挑揀好的說。尤其說了家宴認親時帶著兩個姐兒偏尤家親戚東西的事情。聽得陳老太太又好氣又好笑,指著陳氏罵了幾聲“促狹鬼”。
馮氏在旁笑說道:“老太太儘管放心。咱們家的姑太太端得厲害脾氣,她不欺負人也還罷了,哪裡能叫旁人欺負了去。”
一句話說的眾人又是鬨堂而笑。陳老太太眼見陳珪仍在底下坐著聽笑話兒,不免開口催他道:“你也該前頭去陪陪客。新姑爺頭一天上門,你這當大舅子的,總不好全託給你父親一個人,沒的叫人以為咱們是不滿姑爺,故意冷落人似的<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
陳珪聞言,不覺笑道:“老太□□心罷。父親是有話問子玉兄。我呆在那裡,子玉兄反倒不自在。莫若等他們爺兒兩個聊完了,我再過去陪著吃酒便是了。”
陳老太太因想著陳珪做事八面玲瓏,與人結交往來從不出差錯的,也就不再多說。
陳珪又坐了一會子,眼見時辰不早,快吃午飯了,方起身抬腳往前頭去。
一時吃過了午飯,又吃過一回茶,趕著日頭還沒下山,尤子玉方帶著戀戀不捨的陳氏並兩個姐兒家去。也不知道陳老太爺同尤子玉說了什麼話,那尤子玉滿面紅光笑的合不攏嘴,瞧上去連骨頭都輕了兩斤似的。一雙眼睛不住的溜著陳氏,若不是礙著馬車裡還有兩個姐兒,只怕這會子整個人都靠在陳氏身上了。
一時歸至尤家,眾人且回房換了衣裳,方才到上房給尤老安人請安。尤老安人少不得問了些陳家的情形,又問陳老太爺並陳老太太的安。陳氏一一答應了。
尤老安人又提及陳氏管家的事兒,陳氏早同三姐兒定了主意,因笑道:“我是新進門的媳婦。家裡的規矩也不大懂,昨兒下頭交賬時,我只收了賬本兒,想著先瞧個明白,再說其他。”
尤老安人聽了,便笑道:“這話很是。不過你如今是當家太太,有些事情倒不必由著她們糊弄你。雖說入鄉隨俗的道理是好的,但也該按你自己的主意管家才是。那起子刁鑽懶賊,我也是知道厲害的。甚麼引風吹火,借劍殺人,坐山觀虎鬥……不過是這些年我上了年歲,又精力不大好,懶得同她們理論罷了。你如今管起家來,倒是很不必在意甚麼情分臉面的,該怎麼辦就怎麼辦。論理兒,咱們家的那些人,也須得個好人兒整治整治,都忒不像了。”
尤老安人這一席話,倒讓陳氏心中有數了。想必那些個奴才上下其手,從中貪墨的事情,這老太太是知道的。只不過顧著情分臉面,不想認真追究罷了。
既這麼著,陳氏心中也有章程了。當下按捺住心思不表,仍舊滿面春風的笑向尤老安人說道:“老太太也太肯較真兒了。這世上哪有貓兒不偷腥的。便是朝廷官員們都有個三節兩壽的孝敬銀子,那還是讀了滿肚子聖賢書在裡頭的,都知道銀錢是好東西,何況是你我。”
尤老安人聽了這話,懸著的心也放了一大半兒。她也是怕陳氏不管不顧的給她沒臉。畢竟陳氏剛剛進門兒,急需立威,那幾個老貨辦事又太蠢了,恨不得把柄兒送到人家手裡頭。
只是不聾不啞不做家翁,早幾年尤老安人是為了同兒媳婦打擂臺,倘或不給底下人一些好處,人家又那肯盡心盡意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