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爺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十九章,紅樓之拖油瓶,八爺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嘴,也掰扯不輕了。屆時鬧得夫妻離心就不好了。”
馮氏在旁,亦周全提醒道:“老太太這話很是。等過了年,你便替她張羅相看起來罷。便是相看準了,待過了問名兒請期大定小定,又得一年的工夫。到時候大姑娘也十七八歲了。”
陳氏聽了這話,因笑道:“我何嘗不是這麼想的。只是媽和嫂子是知道我的。早幾年在家守制,既不來往交際,也不認得什麼人。如今雖是進了尤家的門兒,卻無誥命在身。誰家有出息上進的小後生,我更是全然不知。我們家那位老太太更別提了。只求嫂子平日裡請席吃酒時,多替我留心留心。”
馮氏聞言,自然滿口答應。
至晚間眾人回府,陳氏少不得以此賣乖,向尤子玉邀功<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尤子玉不妨陳氏將將加入尤家,竟能想著大姑娘的終身,心下更為感念陳氏的慈母情懷。情動之餘,忍不住開口許了陳氏諸多好處,並將自己的私房梯己主動交給陳氏收著。
次後眾人歸家,更衣洗漱,又至上房請安。陳氏少不得同尤老安人提及她央求嫂子留意京中俊傑,替大姑娘相看之事。尤老安人亦是滿口稱讚,因命陳氏從公中撥出三千兩銀子替大姑娘操辦嫁妝,並且將她之前收著的大姑娘親生母親的嫁妝交與陳氏。命陳氏好生打點。
陳氏倒也不推辭,既收了東西,再替大姑娘張羅籌辦嫁妝時,愈發精心周到。倘若是在以前,陳氏眼見著大筆的銀子從手中過,必定要貪墨些個才能安心。只她如今嫁妝豐厚,每年只算田莊商鋪的出息便有一二千兩的進項,此刻倒是看不上替大姑娘籌辦嫁妝的這幾兩銀子了。又為了在尤老安人並尤子玉跟前兒做臉,陳氏也懶得做出偷雞摸狗的行徑,只大把的銀子撒了出去,採買回來的東西,不拘傢什箱籠,藥材香料,瓷器古玩,綾羅綢緞,珠翠頭面,四季衣裳……□□都是如今京中最時興的花樣兒。
那廂馮氏出門交際時,也不忘留心打探門第相仿人家兒的俊傑少年。今兒問王家的,明兒問李家的,漸漸的京中相熟人家兒都知道陳家姑嫂替尤府大姑娘相看人家兒的訊息了。更知道尤家大姑娘人家兒還未相看妥當,陳氏替大姑娘張羅的嫁妝已經準備出大半了。不但將公中撥給的三千兩都花了出去,一併連其生母的嫁妝也都半點兒不漏的與了大姑娘。除此之外,陳氏身為繼母,自己還補貼了五百兩銀子的壓妝錢。
訊息一經傳開,京中相熟人家皆交口稱讚,只說陳氏果然仁義厚道,對待先頭姐姐的孩子都能視如己出。又說尤家大姑娘好福氣,竟得了這麼個不在乎銀錢,一門心思替她籌算謀劃的繼母。比親生母親也不差了。
倘或換個眼皮子淺且小家子氣的後孃,張羅籌辦嫁妝時只顧全了面子情兒卻不管裡頭,或者再狠了心腸連面子都不顧,只是上下其手從中貪墨的,大姑娘也只得忍著罷了。
一時間,陳家姑娘的閨名清譽在京中愈發的好。各家各戶皆以迎娶陳氏女為榮。縱使陳珪與陳氏所出的嫡親女兒皆名花有主或不在適齡,陳氏族中的姑娘們倒是愈發的不愁嫁了。
陳氏冷眼瞧著族人滿口奉承與有榮焉的嘚瑟勁兒,不覺想起幾年前和離歸家時,眾人當面背後的言三語四。
忙碌之時光陰少。這一番折騰下來,陳氏也就忘了心憂子嗣之事。無心插柳柳成蔭,到了來年五月份時,□□嫁妝預備妥當,陳氏緩過神來掐指一算,才想起自己的月信竟遲了一個月沒來。
陳氏欣喜若狂,忙的請郎中診脈,果得了喜訊,只說陳氏已有兩個月的身孕。陳氏聞聽此言,登時喜的無可不可。又怕郎中診錯了脈空歡喜,一併又請了兩位郎中來診脈,皆是喜脈。彼時闔家歡騰,尤氏母子中年得子,暮年得孫,險些笑傻了。忙的施粥舍米,齋僧佈道,闔家大小皆賞了三個月的月錢以示同喜。
陳氏又打發人回孃家報喜。報信的嬤嬤至陳家報了喜,陳老太爺並陳老太太亦覺喜從天降,忙封了上等封賞與來人。又命底下人預備安胎養身的吃食藥材送去尤家。馮氏見狀,恰好也要同尤家眾人商議大姑娘的親事,索性帶著眾丫鬟婆子過府,給陳氏道喜。順便向陳氏提及她替大姑娘相看好的那戶人家姓甚名誰,門第根基如何。
彼時尤老安人亦在,聽了馮氏的介紹,少不得做主替孫女兒相看一回。大家彼此約定了,假做賞花吃酒的相看了一回,彼此甚覺滿意。
只可惜福無雙至,天意不遂人意。就在兩家商議著請媒人登門提親的檔口兒,宮中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