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爺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五十四章,紅樓之拖油瓶,八爺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除弊,肅清吏治,厲兵秣馬,連衛若蘭之父都不曾戰事,想來也不會出現衛若蘭戰死致使史湘雲流落風塵之事發生。
四姑娘惜春也在出孝之後被尤氏許配發嫁了。嫁的便是馮唐將軍的長子馮紫英。這些個心腹老臣原本就是一條心支援聖上的。原著中沒少給皇帝添麻煩,甚至還策劃出行刺謀反之事。如今趕著太子登基,與太上皇關係和睦,這些功勳老臣便也越發死心塌地跟隨聖人。再加上有些人家兒子孫成器,並沒有發生原著中四王八公十六侯皆傾頹敗落之事。便有某些子孫不成器的諸如寧榮二府這一類,倒也可以安享尊榮。
在這一點上聖人倒是頗為仁德中正,並不如原著那位刻薄寡恩。
不過令尤三姐兒沒想到的卻是薛蟠與邢岫煙這一對兒歡喜冤家。卻說那薛蟠本是個呆霸王,邢岫煙又素來不爭不搶,如閒雲野鶴。眾人當初聞聽這一門親事,皆嘆邢岫煙是一朵鮮花查到了牛糞上,又恐薛蟠是粗魯之人,只怕婚後會給邢岫煙氣受。
卻沒想到那薛蟠看著唬人,竟是個銀樣鑞槍頭。婚後不下幾個月,便被邢岫煙治的死死的。若說那邢岫煙,也從來都是溫聲細語,沒個高聲說話的時候。偏偏薛蟠就怕她,即便是見了邢岫煙皺一皺眉,薛蟠都不敢喘一聲大氣兒。
“……前年生了個姐兒,把那呆子樂得什麼似的。如今又懷上了,是來年四月份的產期。得知你回京了,她原本也想過來的,奈何身子重,她婆婆和那薛呆子都不許她出門,這才罷了……”
“……去年老爺要給二姑娘說親,說什麼看上了大同府的孫家。祖上乃是軍官出身,原是咱們家的門生,又有世交。叫什麼孫紹祖的……後來朝廷查處貪官,查出這姓孫的不但吃空餉,貪墨了皇上買戰馬的錢,聽說這當中還有大老爺的干係……好在咱們家世交眾多,都說的上話,聖人又顧念著咱們家祖上的功勳,只貶職罰銀,倒沒有如何處置。那姓孫的倒被斬了頭……二姑娘的婚事便也沒了著落。我瞧著可憐,索性也替她相看了人家兒,是齊國公家的長房庶子,打小兒是在主母身邊養大的,為人老實敦厚,家中主母也慈善,因著是一手養大的,待他比親兒子也不差什麼。如今到了適齡之年,便也想替這庶子相看個姑娘。家世當然要門當戶對,性情也很重要。最主要的是不能娶個性子太左強的,免得鬧得闔家不寧。我聽了這訊息,倒覺得這條件跟咱們家二姑娘很是相配……”
“……三姑娘比之二姑娘更有不如。因著她生的好,為人又精明。去歲宮中大選的時候,便被二老爺二太太送進了宮。跟她大姐姐一樣,現如今也在女史的位子上熬煎著。也不知道多早晚才能熬出來……你說二老爺二太太究竟圖個什麼,家裡又不愁吃穿,難道子孫不成器,送個閨女便好了?當今又不是寵愛飛燕合德之流的昏君。便是看中了探春,又能怎麼樣呢?”
“……林姑娘也嫁了,林姑父做主嫁給了丞相袁閣老家的小孫子。袁家世代書香,乃詩禮大家,袁閣老又是國丈,這一樁婚事自然是門當戶對。那袁家的小公子也是容貌俊秀,天資超逸之輩。小小年紀進學讀書,十七歲就中了進士。現如今在翰林院奉旨待招,清貴得很。我瞧著也唯有這樣的郎君才配得上林姑娘……”
尤三姐兒細細聽著尤氏與尤二姐兒的唸叨,忍不住一陣恍惚。
沒想到一別經年,紅樓中的女孩兒們竟然都各自成家,有了不同的生活。
尤三姐兒不免有些唏噓。不過轉念一想,這樣的結局總比原著中那悽悽慘慘的樣子要好。畢竟日子就該這麼平平淡淡地過,細水長流,方是人生。
尤三姐兒這麼想著,恍惚間又聽到家下來進來通傳些什麼。待要細聽時,只聽門外突然傳來一陣笑聲,猶如清脆的風鈴一般,那笑聲又遠及近,還夾雜著幾聲孩童的吵鬧聲,只見一個打扮的炫彩輝煌,猶如神仙妃子般的婦人一手領著個年約十二三歲的姐兒,一手抱著個兩三歲的哥兒,一陣風般的進了門來,開口便笑道:“我來遲了。你們可別怪我罷!”
尤三姐兒定睛一看,竟然是榮國府的璉二奶奶王熙鳳。
沒等眾人反應過來,尤氏便起身笑道:“你這個破落戶,不是說今兒有事情需要料理,怎麼又來了?”
王熙鳳便笑道:“倘或是別人家回京,我少不得要等著禮數過幾日登門。既是三妹妹家來,我又怎麼能不來?”
說起來,王熙鳳倒也想著那年小產時尤氏姊妹登門探望她,勸她的那些話。要不是有眾人相勸,還有尤三姐兒替她請了好大夫治病,她也不會大徹大悟,將養好身子後順利生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