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影梧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章 昭和倒閣(3),鐵十字,月影梧桐,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最後是行動總指揮艾森豪威爾提了折中方案:建議在地中海內外同時登陸,但不越過阿爾及爾以東,因為德軍可能從西西里和撒丁派飛機空襲,只在波尼可進行小規模登陸以奪取機場。可惜英方不滿意,堅持要在波尼或者更東的地點進行大規模登陸<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又經過半個多月的爭吵,在羅斯福與丘吉爾無數的電報口水中,一直到9月15日雙方最終達成一致:以11月8日為指定登陸日,同意阿爾及爾登陸列入計劃,但美軍只在摩洛哥的卡薩布蘭卡和阿爾及利亞的奧蘭登陸,由英軍在阿爾及爾和更東面的地方登陸。
休伊特領到的命令就是率領美國第34特遣艦隊,帶著102艘美*艦(包括29艘運輸艦)共計3萬餘名美軍從弗吉尼亞州的漢普頓錨地去摩洛哥卡薩布蘭卡,執行一場跨越4500海里的遠征。而奪取奧蘭的任務則交給中路特混艦隊,計有近2萬美軍,由勞埃德?弗雷登德爾少將指揮,由海軍准將托馬斯?特魯布里奇指揮英國海軍部隊護航——因為這批部隊8月初就運到蘇格蘭和北愛爾蘭,他們已在雙方高層無數次爭吵中度過了無所事事的2個月了。
本以為計劃就這樣確定了下來,沒想到僅僅過了10天,休伊特再一次被拉去開會,還沒進門就聽到激烈的爭吵聲。
“敵情發生了劇烈變化,我們不能簡單地按照原定計劃執行。”一名美國參謀軍官正面紅耳赤地說些什麼,而英國派駐在參謀長聯席會議的聯絡軍官臉上卻是義憤填膺的模樣。
“發生了什麼事?湯姆?”休伊特拉住和他相熟的一名中校,指了指情緒激烈地兩撥人馬,“他們怎麼又吵起來了?”
“您不知道?難怪。”對方遞過來一份檔案,悄聲說道,“這是情報部門最近收集整理的,英國人有很多事情瞞著我們。”
“惡意隱瞞?”休伊特心頭一陣突突跳動,沒來由地先進行了一番揣測,開啟檔案一看發現事實居然比他想象的更離譜:
首先,英國人吹噓的阿拉曼戰役大捷是個不折不扣的騙局,英國第8集團軍損失了5萬餘人、700-800不等的坦克和飛機、1000餘門大炮和大量軍需物資,4個主力裝甲師中的3個被擊潰或重創,另有2個師又2個旅的步兵部隊被重創或中創,光被俘人員就有準將以下5000多人;而他們所獲得的戰果基本都是在義大利人身上取得的,除3個不戰而降的義大利步兵師外,德國人的損失不到英國人的十分之一。
其次,德國人確實如戰報所說的那樣退回託卜魯克防守,但他們的實力在飛速增長,根據託卜魯克情報人員發來的報告,古德里安又獲得了從國內來的1個裝甲師(第4裝甲師)和1個裝甲旅(飛行堡壘裝甲旅)增援,另外還有大量的坦克和人員補充,光各類燃油就有2-3萬噸,馬耳他英軍基地沒能攔截住這些船隊,他們的轟炸機遭到護航的德國人戰鬥機聯隊痛擊,損失30餘架飛機只擊沉、擊傷各1條船,被擊傷的那條運輸艦還掙扎著在託布魯克港口靠了岸。
最後,雖然德國人手裡的坦克數量較第8集團軍還稍遜一籌,但質量卻遠遠勝過,新增補的德國坦克全部是新下線的4號g型,這種有著長身管火炮且正面裝甲增厚的新坦克很難對付,另外德國人還投入了從俄國前線繳獲的t-34坦克,數量接近200輛。經過對北非戰場上德軍遺留的殘骸分析再結合從俄國得到的技術引數,目前美軍所擁有的坦克——無論是m3格蘭特李將軍還是m4謝爾曼都很難構成威脅。
“湯姆,這是不是意味著我們的坦克打不動人家,人家打我們卻毫無困難?”
休伊特開始頭疼了,他也不願意拿著驅逐艦去鬥敵人的巡洋艦。
而英國人堅決不同意這個要求,他們恨不得越早出發越好,言語中甚至還有諷刺美國人貪生怕死的意思。
雙方就這麼僵持了下來。(未完待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