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影梧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二十一章 蘇維埃反擊戰(2,4200票加更),鐵十字,月影梧桐,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割,沒必要拖得太長。”
“如果能再有60多萬部隊,我認為是可以實現這目標的。”
根據曼施坦因的兵力配置,是要在南翼執行大迂迴包抄戰術,將整個南線紅軍分成兩個包圍圈,第一個大包圍圈是左翼叢集和向南轉向的東方集團軍群構築的包圍圈北半弧度,另外就是霍特和克萊斯特兩個集團軍群構成的南半弧度,這是主包圍圈,大致相當於用230萬德軍包圍180萬紅軍;小包圍圈是利用海軍優勢在巴統一線輸送兵力上岸,配合伊朗部隊向北突進,重演當初佔領外高加索的策略,將目前進攻的切爾尼亞霍夫斯基的進攻機群兜住。
當然,徹底兜住是不可能的,切爾尼亞霍夫斯基畢竟還有從裡海撤退這條路,但在窮追猛打之下
至於為什麼要從巴統上岸,曼施坦因沒說,古德里安不問,但弗拉索夫目光一閃就看明白了:巴統登陸後,德軍就封閉了土耳其東北方再向外高加索三國伸手的進攻渠道,到時候是德軍擋在土耳其進攻路線上,想要搶地盤?可以,先從德軍的戰線強行透過再說——土耳其人連俄國人都打不過,怎麼敢和德國人開火?到時候不用硬打,只要巴統登陸的部隊上岸,伊朗軍(包括在伊朗的德軍和伊朗部隊)進攻,就可以俄國人打得欲仙欲死。
所以曼施坦因安排在巴統登陸的部隊並不多,只有預備集團軍群中的一個步兵集團軍,總兵力10萬出頭,加上在伊朗的5萬多德軍和15萬伊朗軍,足夠應付場面了,小包圍圈的南半弧是外高加索登陸部隊,北半弧是克萊斯特叢集,總兵力約30萬圍40萬(不重複計算克萊斯特叢集兵力),整體而言,是用260萬兵力包圍敵軍220萬,當然紅軍在中亞地區或許還抽得出20-30萬機動兵力,但即便加上後,也不過與德軍堪堪對等。這還是完全排除了土耳其人的兵力——在曼施坦因的作戰計劃上,土耳其人的價值等於零。
在整體戰役構想中:克萊斯特叢集的任務是最重的,他要施展艱苦的防禦,防止紅軍南北兩個攻擊群將其吃掉,在最後決戰展開時又要發揮中心開花的作風;雷神之錘左翼叢集的路程是最遠的,大約要進攻600-800公里的路線;霍特的南方集團軍群指揮協調責任是最重的,他要負責協調南方、裡海、預備三個集團軍群,同時還要固守羅斯托夫。
“戰役勝利的焦點和關鍵是時間,到底是我們先迂迴成功構築起整體包圍圈,還是敵人先吃掉橫亙在包圍圈裡的這根刺(指克萊斯特叢集)。”
一直沒什麼說話的克萊斯特元帥微笑道:“諸位儘可以放心,雖然我很少打防禦戰,但不代表我不會打防禦戰,我可以在高加索草原打進攻戰——進攻性防禦戰。”
所有人都笑了起來,最近這一個月來,這位元帥確實不太打防禦戰,但屢屢在追擊過程中施展拖刀計,用短促突擊打得紅軍苦不堪言,這也是為什麼他每次都能從容後退不被敵軍沾上的緣故。
“所以非常抱歉,海因茨,您的集團軍群將會被分拆兩部分投入戰線。”曼施坦因用抱歉的口吻說道,“我覺得這個安排還是比較合理的。”
古德里安聳聳肩:“對此我早有預期,大家都認為雷神之錘力量太強,浪費了,哈哈……”
“那麼,你怎麼選?去北線大迂迴還是去中線往高加索草原殺個痛快?”曼施坦因沒說南線——那兒一個集團軍司令官就可以完事,而且盡是崎嶇不平的山地,用不著古德里安的大駕。
“既然你們都喊我飛毛腿,那大迂迴的事只有我幹嘍——我跑得快嘛。”
所有參謀都忍俊不禁地笑了起來,難得聽到古德里安元帥有這麼幽默的時候。
“那麼,雷神之錘的右翼兵力選配和指揮官的人選?”
“保羅-豪塞爾去右翼帶兵,澤普-迪特里希跟我去左翼。右翼要和敵人硬碰硬,實力略微強一點,警衛旗隊、帝國、骷髏和青年4個裝甲師,另外再搭配諾德蘭、全國領袖兩個擲彈兵師;其餘部隊我帶去左翼。”
“好,作戰計劃形成後於今日上報柏林,各部隊按職責要求迅速行動起來。”
“是!”
曼施坦因轉過頭交代弗拉索夫道:“貴軍在高加索各部協同克萊斯特元帥投入防禦戰,如再有妥協、動搖、逃跑情況出現,無論地位軍銜,一律執行最高措施。”
“遵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