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影梧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八十九章 野望(13),鐵十字,月影梧桐,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母的戰術運用。

船政專家測算後認為,一旦德意統合全歐之力,標準版航母可在德國、義大利、法國、荷蘭、比利時、西班牙、葡萄牙、希臘等國一年內開工20-24艘,加上日本8-10艘,一共是28-34艘。如果這還耗不死美國人,我們全體自殺算了。”

有人馬上反駁:“這不可能,德法意三國有建造雲龍級的水平我不懷疑,荷蘭勉強也有,可比利時、西班牙、葡萄牙、希臘這些國家或許能建2.5萬噸級的船舶,造航母不可能吧?”

松田千秋笑道:“最初我和你想的一樣,甚至比你還不開竅,但到歐洲親眼目睹德國坦克製造流程後我就懂了,原來裝備生產還能這麼幹。當時去參觀4號坦克生產基地聽說德國一個月能造1500輛,我大吃一驚認為這絕對不可能,但實際上這數字還有很大潛力可挖。4號坦克裝甲是比利時人提供的,車輪、履帶是荷蘭人出產的,法國人造了變速箱和火炮,瑞典人提供了機槍,德國人自己造了發動機和觀瞄裝置,然後統一在德國工廠總裝。現在據說德國人要把發動機技術也輸出給法國和義大利,德國今後只生產極少數部件,大多數部件只按標準圖紙發給各盟邦,把關質量驗收後統一總裝。

當然現在各國工業能力還跟不上德國,散件組裝只佔一部分產量,但熟練後速度提升是很快的。德國人不是不會造坦克,而是這樣他們就可以騰出精力來造虎式坦克或別的更先進的裝備。

航母也一樣,剛才你也說了類似西班牙、葡萄牙、希臘大概只能造個船殼,鍋爐和動力都不行,更不要說上面的裝備,那就只造船殼嘛,大不了造完拖到義大利或者德國去安裝動力並棲裝,設計一樣、技術標準一樣、施工圖紙一樣為什麼不能通用?如果真一年就造20多艘,質量也不用精益求精,馬馬虎虎過得去就行。消耗品嘛,說不定過幾天就沉了,能用就好,畢竟現在是打仗,沒人指望用一輩子。”

眾人目瞪口呆,造船還能這樣搞?細想還真是這道理,美國不就憑這個辦法在弄自由輪、勝利輪麼?德國不也搞出了意志輪?連帶圖紙也給了日本一套,雖然日本一直認為自己造船能力不差,但船政專家看過意志輪圖紙後都悄然表示,先別說能力怎麼樣,至少在理念方面,日本落後5-10年,而大規模分段施工、電焊技術等能力更是欠缺。為什麼德國造潛艇又快又好?只要看過分段施工、最終總成的套路就完全弄明白了。

所以聯合艦隊一干軍官很感激堀悌吉帶他們去歐洲參觀訪問,這些東西以前都是看不見的,帶來的觀念、學到的知識、吸收的理念是全新的,哪怕像松田千秋這樣的美國通,當年在美國也不可能深入美國兵工廠去具體檢視,但現在因日德同盟,再加上聯合艦隊表現比較爭氣,德國不但大方地放開了很多技術領域和工廠供參觀,還把一堆堆技術資料和圖紙輸出給日本——最先進部分霍夫曼當然不會拿出來,但即便這樣也足夠震住日本人。相比之下,日本很多航空設計根本就是半拉子工程,如果沒有歐洲聯合設計局接手,所謂的彗星改、天山改還不知道拖到什麼時候才能服役。

一干軍官立即興奮起來,馬上有人道:“我們也可以這麼幹,如果原材料足夠,技術含量低的部分讓民間造船廠去折騰,然後拖到4大海軍工廠總裝就好,質量可略微降低些標準,但通用水平不能降低。”

“帝國航空工業生產的部件經常不能互換,基孔制搞得非常差,而德國造飛機零件隨便哪裡都能用,同樣是修改後的零式發動機,圖紙一模一樣,德國造就是比國造馬力大、故障低還不漏油,真是氣死人了!這就是小作坊和大工業生產的區別,難怪很多東西從德國買比自己造還便宜……別看人家人工比我們貴得多,生產出來成本卻更低,以至於人家先賺了一道錢給我們還要便宜!”大西瀧治郎苦笑道,“和平時期這就是工業傾銷,可戰爭時期巴不得這種傾銷越多越好,畢竟哪裡去買現成的高質量軍火呢?”(未完待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真神武三國

水長東x

帝君戀,傾城商後

綠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