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影梧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二十七章 城堡(4),鐵十字,月影梧桐,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份開始第二批10個裝甲師和40個步兵師的整編,南方集團軍群速度最快,已完成了30%,中央集團軍群整編率超過了20%,而北方和東方集團軍群速度最慢,該批編制調整預計到10月份完成,然後是第三批剩餘部隊的編制,施佩爾認為1943年不可能完成全部部隊整編,霍夫曼已同意推遲到1944年6月。
除坦克外,其他技術兵器,包括反坦克炮、裝甲車、步槍等都在同步換裝。以反坦克炮為例,在37mm反坦克炮全面退出後反坦克炮也完全退出,今後部隊只編制1種反坦克炮,要麼是德軍自己的75mm反坦克炮——炮彈與三號突擊炮、4號坦克通用;要麼是繳獲的蘇軍反坦克炮——炮彈與追獵者、t-34通用。這同樣也是強化後勤保障的概念深化。除75mm級別的中型反坦克炮和外,德軍還有88mm重型反坦克炮與突擊者坦克殲擊車(利用t-34底盤,裝備88mm火炮開發而成)。
除上述反坦克炮,其他所有開發的錐膛炮研發和生產等全部停止,雖然德國此時已不缺少鎢,但霍夫曼不想讓種類繁多的產品干擾生產,已生產出來28mm錐膛炮全部調給傘兵部隊,以便能發揮輕便效應。
部隊對此也不是一點兒意見也沒有,認為75mm反坦克炮固然好用,但一來略顯笨重(重量1.5噸),佔用炮組人員過多;二來用75mm口徑火炮對付裝甲車、輕型坦克顯得威力過剩,還需一種比較輕便的反坦克炮,需求報上來後被霍夫曼大罵一頓,罵這群人腦子死不開竅——“你們就不會用東風或旋風自行防空火炮放平了打?難道防空部隊只打飛機不打坦克?88mm坦克炮怎麼來的?”於是整編部隊的防空與反坦克火力開始合成,更強化了作戰素養。
雖然霍夫曼一再強調在現有編制完成整頓前不擴編新部隊,還透過擴師裁軍行動加強各師的作戰能力與指揮許可權,但實際上擴編還是在進行的:黨衛軍多了5個師、國防軍多了12個重灌甲營和2個裝甲師(裝甲教導師和飛行堡壘裝甲師),光是那12個裝備54輛虎式坦克的重灌甲營,如果按莫斯科戰役後期裝甲師普遍只有100多輛坦克的標準來衡量,就等於一口氣多了6個裝甲師。
歷史上城堡戰役時期德國是用2000多輛坦克去進攻蘇軍5000多輛,用80萬部隊進攻180萬,雖然德軍在戰鬥力和裝備效能上佔有優勢,霍夫曼卻不想重蹈覆轍,依然對此十分謹慎。
寒暄和玩笑完畢以後,蔡茨勒正式介紹整體作戰方案:
“根據戰役設想,我軍將於5月25日(明天)拂曉展開進攻,首先動用2000架次飛機清掃前線地帶敵軍兵力聚集地和重點防禦地帶,掌握戰場制空權,然後在清晨時分進行炮火準備,為突擊叢集出擊創造有利態勢;9-10點,航空兵發動第二輪空襲,重點對敵軍縱深、鐵路其交通線進行攻擊,阻止其向一線增援與兵力集聚……作戰進度表要求5月31日前合圍坦波夫,再用7-10天,在紅軍重兵集團趕赴戰場支援前將其圍殲。然後,利用敵軍已被調動的有利時機進行下一步作戰。
如敵軍呼叫莫斯科方向的重兵增援,則第3裝甲集團軍向圖拉、梁贊一線推進;如果敵軍呼叫南翼方向的重兵增援,則第4裝甲集團軍轉向南翼,執行南方集團軍群作戰;如果敵人僅動用草原方面軍增援,則我2、3、4三個裝甲集團軍留一個集團軍監視坦波夫之敵,其餘轉而執行圍點打援;如敵人坐視坦波夫之敵被圍殲,則我軍就地休整,不再進攻。”
最後一條策略是爭議最大的,雖然斯大林坐視布良斯克方面軍被圍殲不太可能,但萬一真的出現,所有人都想繼續進攻?唯獨霍夫曼認為城堡戰役的目標是有限的,向前延伸太多後形成的突出部太大,必須整固防禦後才能考慮下一次進攻。
經過激烈爭論,總參謀部最後同意了該設想。(未完待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