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影梧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七十三章 夏日驚雷(5),鐵十字,月影梧桐,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隻會激勵人民與法西斯打到底。”
貝利亞頭低得很低,小聲提醒道:“這會不會有損於黨的形象?而且會給人民思想造成衝擊?”
“影響不可避免,可控就行,難道還能比成片餓死人更影響形象?”斯大林下定了決心,“內務部和基層黨組織根據掌握的人口進行安排,比例暫時控制在5%,一定要保證是完全喪失勞動能力或患有各種傷病的人口。”
貝利亞很快應承了下來。
最後彙報的是關於對和談情況的秘密調查,主要是針對高階將領和重要官員,完全由內務部自行調查。在彙報前,貝利亞吃不準斯大林的用意,一口氣寫了三份報告:第一份是大多數人贊同;第二份是大多數人反對;第三份才是他調查出來的結論和分析。他原本想從前面兩個調查彙報中探出斯大林的口風,以便針對性地遞交相應報告,讓領袖的話看上去有說服力,但目前來看,他還摸不清斯大林的底牌。
猶豫半天,他最後一狠心從公文袋裡取出了第三份報告。
“政治-局委員當中,75%以上的人贊同您提出的決策,認為不妨與敵人接觸一下,談談條件,哪怕能在事實上拖延時間,捱過這個冬天也好;其餘同志認為可仿效列寧同志當初的做法,迅速與德國人媾和,甚至可暫時將敵佔區割讓給德國人,至於他們自行佔領還是扶持傀儡政權,我們不予干涉,但絕不能主動承認傀儡政權;在非政治-局委員的聯共中央委員中,大部分人認為目前犧牲太大,但仍可以咬牙堅持。”
斯大林點點頭,這局面符合他的認知,透過保加利亞與德國兩次媾和的訊息在政治-局會議上是透過氣的,而中央委員這個層面就不得而知,所以他們會有茫然不知所措的感覺。
“值得注意的是,我們不止一次地聽到尼基塔-謝爾蓋耶維奇-赫魯曉夫同志對和談的議論,他主張黨和國家以及軍隊徹底搬遷到烏拉爾山以東去,同敵人締結一個不戰不和的停戰協定,而且……”貝利亞頓了一頓,“還聽到他把該說法向其他個別幾個政治-局委員和方面軍司令員兜售……目前來說……”
貝利亞忽然停住了。
“說下去,為什麼不說了?”
“下面這些情況是內務部同志推測的結果,沒有直接證據。”貝利亞小聲道,沒有授權直接監控一個政治-局委員的事可大可小,他不得不小心一點。
“無妨,繼續說。”
“其他政治-局同志對該觀點表示贊同的似乎不多,斯大林格勒方向的幾個方面軍司令員對此比較反感,……似乎朱可夫同志、華西列夫斯基同志和庫茲涅佐夫同志有一次談到局勢的時候,討論過這個思路。”
“他們怎麼說?”斯大林感覺自己的呼吸有點急促起來:重頭戲來了。
“朱可夫同志認為:目前這場戰爭我們暫時只能採用誘敵深入的辦法,在拿破崙時代,誘敵到莫斯科一線就足夠了,但因為時代與技術力量的進步,軍隊機動性增強,現在需要誘敵的空間更大、更多,後退到烏拉爾山不失為一條很好的策略。
同時,從中國的戰爭實踐也可以看到,日軍從入侵中國滿洲開始,中國政治中心就逐漸向內陸轉移,一口氣從南京退到了1500公里之外的重慶,最後在長時間抵抗下,迫使敵人不斷拉長戰線,以至於維持不住而被迫收縮,如果不能按照斯您的設想達成一個比較體面的停戰局面,不妨將有生力量退往烏拉爾山以東。
如果德軍要前出迫近烏拉爾山,意味著他們的補給線西到亞速爾,南到南非,北到挪威,東到烏拉爾山,無論哪個方向都將近5000公里(往南超過1萬公里),以德國的領土、人口和工業能力,無論如何維持不住,最終只能向心崩塌。
另外,德國的敵人不光是我們,還有英美。尤其是美國,雖然最近幾次打得比較狼狽,但其人口和工業實力決定了武裝1000萬以上軍隊毫無問題,在德國目前無力威脅美國本土的局面下,美國不會輕易與德國媾和,其潛力和實力尚未完全得到發揮,一旦英美重新在海上奪回優勢,德國將陷入苦戰……”(未完待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