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157 薪火農耕,黑鐵大唐,路鹽,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宋之問喜歡楊桓並不是沒有道理。

宋之問恃才傲物,本不屑同楊桓這等輕浮少年有太深的交集,勉意將楊桓留在身邊,一方面是抹不開財神堂堂主秦花海的面子,很大一部分原因則是看在赤茗贈送的那幾本古籍面上,不得已做做樣子。

不過隨著宋之問同楊桓簡短交流了幾次,發現楊桓思想跳脫有趣,對於事物均有自己的一套看法,這些論調新鮮大膽,往往從不可思議的角度出發,聽上去似乎有離經叛道之嫌,細細品味卻覺頗有些道理。宋之問對於楊桓的看法頓時大為改觀,往往精研文章、算數、曆法、政律之時,都會問一問楊桓的意見,兩個人的交情才日益深厚起來。

楊桓在這裡呆了兩個多月,才發現添香閣並非表面上看起來那樣簡單。添香閣看似只是一間書齋,其實只是表面上的文章,暗地裡卻做起了一些令人咋舌不已的勾當。

添香閣佔地極廣,整條巷子兩側的房屋大宅都是添香閣的產業。最前面的一所宅院共有東西兩排廂房,牌坊後兩座樓宇面對河橋,是女孩子們居住的地方,工作是將古籍墨卷分類裝訂,做的是斯文事務。

不過穿過前院常年落鎖的角門,進入楊桓和宋之問下榻的後院,卻又是另一番截然不同的光景。

後院軒敞寬闊,佔地幾十畝,屋宇眾多,甚至還在地下建築隱藏在暗處。在試探過赤茗的意思以後,宋之問便放任楊桓不管,任憑楊桓在整個後院四處流竄,看起了新鮮。有些時候,宋之問還會交給楊桓一些活計,讓楊桓幫忙後院的先生們打打下手,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宋之問顯然在財神堂的地位等級不低,才會接觸到財神堂的諸多秘密,類似於添香閣後院的主管一職。

曾有一日,宋之問派楊桓去往東廂的一間房內,幫忙一名鐵匠淬火鍛造農具。

鐵匠是一名約莫五十許年歲的漢子,滿面鋼針般的鬍鬚,銅鈴大眼,聲音渾厚響亮。此人生得威武雄壯,一身肌肉虯扎有力,肩膀寬闊,手臂比楊桓的大腿還粗,面上盡是打鐵時火星迸濺出來的麻點,十分嚇人。

鐵匠棚中只有三五名二漢作為幫手,鐵匠見楊桓前來幫忙,對於楊桓這樣的生面孔也不以為怪,直接丟給楊桓一支毛銼,命楊桓將一件奇形怪狀的農具外表打磨光滑。

楊桓接過鐵銼,四下裡看了一圈,只見鐵匠棚中到處堆放著半成品的刀劍,尚未裝有木柄。還有些鋤頭,鏟子之類的物件,跟普通的民間鐵匠棚並沒有不一樣的地方。

只是鐵匠剛剛打造好的這件農具,卻令楊桓心中驚駭到無以復加。

唐朝雖然注重商貿,畢竟還是以農業為本的封建王朝,民間耕種多以曲轅犁為主。

曲轅犁配合耕牛使用,有極強的穩定性,犁架為木材,下面的犁鏵為鐵製,由十一個部件組成,即犁鏵、犁壁、犁底、壓鑱、策額、犁箭、犁轅、犁梢、犁評、犁建和犁盤。

曲轅犁精巧設計,技術精湛,還蘊含著一些美學規律,看上去就像是一把造型流暢渾圓的椅子,因為其便於調頭和轉彎,操作靈活,節省人力畜力,被廣泛種植水稻等農作物的江東地區農民普遍使用,故而又被稱作江東犁。

鐵匠打造出的這架鐵犁,卻通體不使用一點木材,全部由精鐵製作。犁架用薄薄的鐵片楔在一起,甚至應用了螺釘,運用完美的幾何學勾勒搭建起精良的框架,將承受力極低的鐵片鐵條架攏在一起,承受力以倍數增加,同時減輕了耕犁的整體重量。

犁鏵是由粗壯的尖銳鐵條製成,呈波浪形彎曲,可以拆卸更換尖頭,十分巧妙。整架耕犁的形狀便像是一隻巨人的大手,同後世耕種機器上拆卸下來的前犁十分相似,已經超出了唐朝科技能夠達到的最高範疇。

最令楊桓感到驚訝的是,整體造型渾厚沉重的耕犁骨架極大,即使十幾頭耕牛同時用力,都未必能拉載得動。所以耕犁的底部伸出幾十根尺許長的鐵條,在上百個大小齒輪的帶動下,便可以前後左右活動,支撐耕犁木牛流馬一樣走動轉彎,根本不用外力作用便能耕田。

楊桓圍著耕犁轉了幾圈,越看越覺得巧奪天工,讚歎不已。鐵匠看楊桓一副屯老二進城的架勢,便呵斥催促楊桓快些幹活。

楊桓咂嘴舔舌道:“這樣大的一個傢伙,看來已經不是耕牛能夠拉得動的,莫非鐵匠大叔天縱奇才,還發明出了配套使用的拖拉機不成?可否展現給小子一觀,長長見識。”

“拖拉機?你連那種玩意兒都知道?”

鐵匠聞言大驚,隨即擺出一副恍然大悟的神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女生小說相關閱讀More+

爭鸞

昔在野

我原來認識的人都變成了大佬

白孤生

科技:先別死我要改變世界

我不想當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