蘿莉雷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章 應許之地,基本異界法,蘿莉雷達,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譬如,貿然把現在雙月行星地下空間內的各種無人生產工廠搬到地表上去公之於眾,繼而取代那些如日中天的集團和工廠,那將會如何?
無疑,“工人階級”、“農民階級”會被“消滅”,而產能將得到極大解放——但試問這樣的社會要到哪裡去找?單純剔除了中下層的存在,只留下所謂的“高素質人才”,那麼這和把他們趕進貧民窟,自己窩在孟買和德里,還有班加羅爾城裡做著“無現金化”、“信用社會化”的春秋大夢有什麼區別?
所謂的“高素質人才”,和只受過基礎教育的低成本勞動力之間的比例雖然不是不可調整,但絕非不是可以直接“斷崖式調整”,直接大刀闊斧跨越時代差距把自動化水準推進到這程度。
某種技術有其誕生的土壤,那麼這土壤便是社會,而土壤的每一個小分子便是組成社會的每一個個體——追根究底,技術誕生的原因與服務的物件依舊是人本身。產能比以前有極大提高,物產比以往有極大豐富,但倘若人找不到工作沒有存在意義與價值,那麼還要這些技術有什麼用?
與此相同,埃爾塔的領土倘若被納入中國的主權範圍,對人民有什麼幫助麼?國內的房價貴、上學難、保障難等問題壓根兒就不是因為地少人多——大城市的房價昂貴追根究底就是因為大城市的就業機會多,財富和資源集中。
北美聯邦曾經的底特律的房價已經崩潰到了“不要錢,只要代房主繳納房產稅”就能過戶的境地,而如果埃爾塔大陸上也建起缺少保障和工作機會的中國城市,那豈不是和底特律的林立鬼物無異?
北方聯盟的西伯利亞和遠東、中國的西域管線途經城市、邪馬臺的鄉村、北美聯邦的鐵鏽帶,這些地方都是所在國家無可爭議主權所囊括的領土。其中鐵鏽帶和西伯利亞乃至遠東何曾遼闊,就和人工智慧手中擁有的那些技術一樣令人垂涎欲滴,可又有誰能把這鮮豔的毒藥一口吃下,保證自己不被毒死?
“倘若五年內,運用你們技術之最基礎的核聚變電站就能聯網,首先我國在短期內就嚴重缺乏那些能夠維護核聚變電站的人才,這需要基礎知識的培訓和技術的完全消化……”
在場的國務院參事室主任對著說話的長老遞上了張字條,他才清了清嗓子話鋒一轉,“就算這一切都能在五年內完成,但那些被聚變電站淘汰的落後產能,我們依舊得繼續保留——一旦貿然淘汰,火電站、石化系統的員工以及配套設施從業者們的去留與社會保障將帶來……帶來極大的,後果不堪設想的問題。”
無論是國家資本亦或是民間資本,聚變電站誘人的前景和利益都會讓前兩者為了推廣這無窮無盡的能源而幾近癲狂——至於這兩個資本勢力會不會成為脫韁的野馬……又有誰能知道呢?又有誰能作保證呢?西側的財團資本家已經將歐陸變成了餐盤上的獻祭品,吃幹抹淨之後開心地做一回甩手掌櫃,而那些辛苦勞作在能源一線的員工若是要和這脫韁的龐然大物剛正面,無異於是螳臂當車自尋死路。
恰似上個世紀末那樣滿街秋風掃落葉一般的下崗潮,還有與之“配套”的治安問題、想想都讓人感到害怕……如果說那時候的下崗潮是畸形的經濟結構所導致的必然結局,而下崗行為本身是修正這一畸形結構所要付出的陣痛代價。但倘若核聚變技術將這一幕重演,那將是一場徹徹底底的悲劇。
“又例如人工智慧。”這長老把紙條翻了面,眉頭卻是皺得更緊了些。“現在的人類社會對於人工智慧並不友好。其實別光是人工智慧,所謂‘深度學習’,‘視覺識別’之類的專案也被輿論打上懷疑的標籤,如果說要把一切個人資訊,甚至是社會事務交由人工智慧處理的話,那麼普羅大眾也暫時不太能接受。”
說是“社會事務”,終究還是很保守的說法——只需從那伊麗莎白展示的影片裡稍微注意一些細節,就能知道不少未來世界的社會形態。恐怕到那時,幾乎所有基礎設施的建設、大宗物料的生產都已經實現了高度自動化——暫且不說高度擬人化的人工智慧加入了人類的行列,讓人民知道他們的食物原料、藥品研發、乃至於城鎮規劃和安保事務全都部分或是全部於機器的控制之下,這恐怕是要非得鬧出一番醜聞和社會反對聲浪不可吧。
但對於二十四世紀之後的人類而言,這一切都是日常——就像中世紀的人們或許會對埃爾塔盾城肉聯廠那充滿了消毒水味和其掩蓋的血腥味的生產線充滿未知的恐懼一樣,人們需要時間去了解,去說服自己適應,無論哪個時代的人類都大抵如此。
就在這時,與會的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