蘿莉雷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十章 排山倒海,基本異界法,蘿莉雷達,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從那已經衝岸的小型人員登陸艇上,一個又一個以步兵班為基本編組計程車兵們爭先恐後地衝上海灘擺出訓練多次的警戒隊形,交替掩護地向著**水位以上的陸地推進。
而在他們的身後,一名埃爾塔海軍陸戰隊的中尉抬起了手,扣動了訊號槍的扳機。這一幕同時也被隨軍記者從後續的登陸艦上用廣角鏡頭拍了下來,成為了隨後埃爾塔帝國各大報刊雜誌的頭條和封面用圖。
這訊號彈一升空,便是代表“彼得森灘”已經確保安全,大型登陸艦可以在這低潮時分安全無憂地衝灘。
這傳統的衝灘登陸,看似只要把船送到沙灘上就算完事,實際上根本沒有“看起來”這番輕鬆。這平頭淺底小噸位的登陸艇衝上沙灘或許還好倒車調頭再次裝卸,可噸位一點不輸072的艏開口登陸艦要上岸不僅要看天時地利,要倒車也只能等到漲潮時分才能做到……
換句話說,這一用盡登陸艦全身力氣的“可控擱淺”非但做到不容易,做到了也是一個身不由己。
這也就是當今各個大國都致力於“超地平線登陸”,“垂直登陸”的理由。灘頭上佈防敵人還沒反應過來,那可進可退風馳電掣的氣墊船和直升機就拍馬殺到,端的是反客為主,變被動為主動。
但若是要想在這異世界“變”出氣墊船,還有與之配套的船塢登陸艦在土著面前玩所謂的現代化登陸作戰,這完完全全就是浪費金錢和資源。至於風險那當然是有,但任何軍事行動必然都要面臨風險,這也是無法避免的。
登陸艦的煙囪中冒出比拔錨開船和航行時都要濃烈的黑煙,海灘旁近海頓時掀起了層層波濤。隨後只聽得那一聲巨響,這鉛灰色的“海上城牆”便是直戳戳地挺上了岸。
艏門一開,這登陸艦裡的內藏物也就理所當然地開到了沙灘上——這些讓士兵們提前讓出空間,用帶繩子和醒目彩旗的杆子圍出空間和士兵隔離開來的車輛並不是什麼裝甲運輸車和坦克,而是拖車,挖掘機推土機和構築碼頭之用的建材,而唯一一輛“純軍事裝備”便是搭載著電臺和地圖等指揮用具的方艙車,由它來作為岸上部隊的前線指揮所。
分散登陸的各部此時也在沙灘上重新列隊集結,隨後領取了前線指揮所分派的命令前進或原地戍守。
岸上這時候的埃爾塔海軍陸戰隊兵力還只有一個營,雖說一擁而上把全島的雙月教會守軍衝個稀巴爛不在話下,可分散維持各地安全和秩序是遠遠不夠的。在前線指揮所的命令下,兩個連合力拿下了彼得森灘正面對的樹林和灌木叢,然後就待在原地等待著下一步命令。
“這是你們最精銳計程車兵?”此時站在登陸艦解放輪的艦橋裡,和中埃兩**官居高臨下看著前線動態的彼得森不免有些尷尬——因為他看到了兩個百人隊規模的單位在“拿下”灌木叢之後就站在原地停滯不前,這明明是一擁而上拿下整個半葉島的大好機會。
“不,我覺得他們是最好的工人。你再看一眼他們的身影罷。”
話音剛落,彼得森便有些不敢相信地看向那望遠鏡外的灌木叢。就在幾分鐘之內,那些士兵手上的槍莫名其妙都變到了背上,而他們手中則多了各式各樣的工具,而他們所做之事則是雙月教會的“正義之師”所不屑的活兒……
班長拉著號子跺著腳帶頭揮舞手中的木鋸,而士兵們則跟著指揮官的節奏效仿之,不管是肩上帶星的海軍陸戰隊軍官還是上岸的海軍官兵都沒有一個在一旁磨洋工或是偷懶,這一幕嚇得彼得森下巴差點沒掉到地上,一個字都吐不出口。
埃爾塔海軍陸戰隊的勞動傳統當然是沿襲自他們的老師,而這官兵一體共同勞動的景象最遠也只可能出現在近現代部隊,雙月教會軍這種封建軍隊是根本不可能出現此種情況的。
例如要清理一塊灌木叢,雙月教會軍只會出錢讓人去清理,自己從上到下當然要坐在一旁好好看戲,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如果是像眼下這種情況,那麼流汗出力辦事的妥妥就會是像彼得森這種小兵卒,而他那已經在烽火臺上脖子被打斷鮮血流乾的教士上司自然而然地將會翹著腳看戲,有好處那也是自己全攬,一點也輪不到他們。
灌木叢自然很快就被拔得一乾二淨,而緊隨其後的則是各類揮舞著怪手和鋸盤的工程機械。看上去起碼有碗口粗的樹木甚至根本用不到換上了鋸盤的工程車,那沒有手指的鋼鐵怪手只是對著根部來了那麼一下,整棵書就哀鳴著折斷身軀倒了下去。
至於那些從彼得森生下來就矗立在那裡的成抱大樹,在鋸盤的嘶吼下也堅持了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