蘿莉雷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八十四章 再臨門東,基本異界法,蘿莉雷達,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面一線城市的居民當中搬來一個旁觀者,他也會對門東市的各種細節指指點點:這號稱文明中心的地盤,頂多也就是二線城市的架子——注意,是架子,架子之外的東西就不要多想了。
落地兩年之後,門東市依舊到處是腳手架,到處是塔吊與工地。此路不通的告示牌在這裡用過之後,又換到另外一個斷頭路前履行自己的職責。
有一些早期建設的房屋在此時又面臨改建,甚至拆除拆遷的命運。在城中心的某些地帶,工人們小心地沿著街道和房屋的邊緣設立隔離牆,然後在其內搭設腳手架,將他們在一兩年以前的勞動成果一點一點地解體。
城中的很多地區都顯示出這樣的態勢——人頭湧動的超市二樓,人們的頭頂上就是增設建築物的施工隊製造出的噪音;在步行街的咖啡廳露天座享受著下午時光的遊客頭頂上是遮陽傘,但遮陽傘上面還有一層防止建材掉落砸人的隔離網。
但這一點都不妨礙土著居民把這裡當成旅遊勝地。在陳衡的左手邊,一間不起眼的小店前就排起了長隊,而那裡只不過是售賣地圖的一個分站點罷了。
陳衡沒有求助於人工智慧助手,而是自己估算了一下——那裡起碼有四十個人排在店外,由此可見門東市到底有多受人民群眾歡迎……
時值休假日,得益於列車票價的低廉和便捷,(相對於馬車而言)不少鐵路沿線城鎮的居民也會來這裡“過過洋癮”。
列車票價低廉的原因也很簡單:貨運列車的回程線通常只有八分之一的車廂能夠滿載。而只要是一般廂式貨車,都會在終點站做好清潔,開啟原本密閉的通風門,對車廂通電以安裝臨時暖氣裝置和燈具以搭載乘客。
相比較於普通客車的“良好服務”,這種現代人看起來令人煩躁的“悶罐客車”倒很受埃爾塔人歡迎,也成了務工,旅行的首選。原因倒不是因為什麼,就是票價實在太便宜了,從盾城到門東市的價格幾乎不用一個完整的一元鋼鏰……
票價一低下來,口袋裡還是隻有那麼點錢的“外地人”就會在門東市消費得更多,帶動經濟大迴圈圈的資源流動。
他們之中很多人是在偏遠的工地,礦區等地工作的工人,聽說過或者曾見識過西埃爾塔那以門東市為甚的繁華。中方為他們支付的工資在換成了他們生活所必須的衣食住行,工程成果還有礦產資源之後,又在門東市或是盾城被再度回籠——只有金銀財寶那根本算不上什麼財富,流動的財帶來富,從古至今莫不是如此。
與之相對的,替中國人推廣中國貨的商販,行商們的成本也有相應降低——這樣一來,他們就能更多地在偏遠地區銷售這些產品,價格也能更加低廉。這是財富流動的第二個方向,但毋庸置疑的是,在這兩個方向進行的迴圈當中,出發者和到達者都能獲得收益。換言之,對於中國人和埃爾塔人而言,這樣的文明交流是雙贏的。
門東市的一舉一動,都能在埃爾塔全國環境的放大下變成文明的擾動與進步。
陳衡越往門東市市內行進,就越能感受到這種四兩撥千斤的文明力量。相對於這個時代而言,來自於未來的他都不得不佩服進步的文明其中蘊含的那股聖潔的,不容侵犯的力量。
簡陋的城鎮,“原始”的水泥建築猶如孩提的玩具,但這改變不了一個事實:這是埃爾塔人和中國人,合稱地球人類的共同勞動成果。在這把兩方合力鑄就的巨傘下,無數人得以享受沁人的陰涼與不懼風雨的寧靜。
那些曾經衣不蔽體的貧民,此刻也能找到工裝服之外的休閒服裝,和原本他們不敢抬頭直視的貴族一起在超級市場的收銀區排隊等候;在電影院裡為印第安納-瓊斯的俠士之氣而歡呼的觀眾之中,既有地主,莊園主,也有原來他們僱傭的農奴……
這一幕接一幕的景象看得陳衡欣喜溢於言表。征服掉埃爾塔的文明不是他所想要的進步文明,唯有用無形的力量提協同類前進,自己又不失好處的智者才能是他放心將技術轉交的物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