蘿莉雷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一十七章 思想碰撞,基本異界法,蘿莉雷達,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快下來!你們不能違背真神的旨意,到那個沒有信仰,沒有神之光輝照耀的地方去!”
待到馬蹄聲衝到碼頭的長堤上時,舉著火把的騎馬人才方知自己來得為時已晚——該上船的人都已經攀上了那繩網軟梯,而碼頭上的人群也逐漸像洩地的水銀一般自發地向著周邊的小巷和建築陰影散去消逝,他們無論是進退都顯得非常尷尬。
“不用擔心沒法交差,你們這些栓死在神殿上的走狗!”
似乎是因為嗅到了那股珍貴的,久違的自由氣息,船上的某人便在此時對著異端審判會的追捕者嘲諷全開,惹得船上人一陣接一陣地嘲笑,用各種尖酸刻薄的話語尋他們的開心。
“因為等到哪一天你們這些該死的教士沒飯吃,神殿之上還會有數不盡的榮耀,數不盡的‘真神之智慧’等著你們去大快朵頤,知道了嗎?”
“哈哈哈哈哈哈——”這一次輪到船員們看著碼頭上的異端審判會底層成員們發笑了。要論蘭卡斯群島之前因為貿易封鎖與各式各樣的制裁變成了什麼樣子,還是這樣的教會以後會變成什麼鬼樣子,那只有這群人最是清楚不過。
他們竭盡全力,甚至違背現世神旨意的海執行動拯救了蘭卡斯群島麼?並!沒!有!區區百來艘幾百噸到上千噸的木船本就運力堪憂,其中還有一大部分要用來進行群島間的轉運,輸送工作,又怎麼夠飢腸轆轆的蘭卡斯群島滿足其繁重的資源需求?
大廈將傾,孤木難支。太平洋戰爭末期,舊邪馬臺帝國戰敗前尚有上百萬噸的船運噸位——雖然其中可用的只有幾十萬,這一數字看起來可謂不少,但此時舊邪馬臺帝國的國內情況又是如何一番光景呢?
大米,石油,鋼鐵,本土所急需的物資全部堆積在“一衣帶水”的海峽對岸。其國內本土物資匱乏的直觀表現便是邪馬臺自開戰時遍採取的食物配給制度也在這一時期達到無上的頂點。至於其他在本土依託於化工品,鋼鐵製品,鋁製品,甚至是電力進行生產的作坊和企業,其產量幾乎就只能以零來形容。
此時的邪馬臺幾乎是瘋狂並蹣跚地支撐著戰爭——植物燃料,全木質自殺神風機,木質半潛艇,甚至是在肋材和龍骨等關鍵部位使用木材的所謂“戰時標準船”便是這一時期的特殊產物。
這樣的邪馬臺有贏得戰爭的可能嗎?沒有——確切地說,這個國家和其上的人民就連活下去都算是不切實際的幻想。那換個場景,蘭卡斯群島“圍獄”有翻身的可能麼?
這個問題不需要那些在螢幕面前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辦公室戰士來用資料、圖表、報告來回答。那些以一月或是二三月甚至半年為間隔,好容易從桅杆上摘下雙月教會旗幟之後才回到蘭卡斯群島的海狗子們一眼就能看出島上的民生日漸凋敝:那間經常去的酒館裡沒有酒,只有陪伴著花貓的酒館老闆一臉生無可戀地給他們倒涼水;採購補給品的副船長總是兩手空空地回來;原本人聲鼎沸,琳琅滿目的市場裡現在卻空無一物,無論是人還是商品都難見蹤影……
現實就是如此。只要還像個人,有點人樣的傢伙都會毫不猶豫地接下那份明擺著是來自於異世界人的邀請函……他們是不信神的魔鬼,他們是對教會不敬的王八蛋,但是隻有他們能給出工作,給出食物,給蘭卡斯人一條活路!
“經過詳盡的天氣和海洋熱力分析,我們可以論證出蘭卡斯群島是不具備工業化之優良條件的。但若不對蘭卡斯群島進行工業化建設,其上承載的大量人口就必須全靠外部輸入物資供養……而就算要外部輸入物資,勢必要完成人治化改革的蘭卡斯除卻工業化一途,能有什麼可以等價交換的資本?……”
已經斷網的韓德尚自然看不到發在公開網站上的“關於進一步處理雙月教會和蘭卡斯群島有關問題的補充說明”這類檔案,他也很難意識到蘭卡斯群島的根源問題和埃爾塔一般無二,一樣都是人口過剩問題。
人口過剩問題的解決方法有二,一是放任其陷入馬爾薩斯陷阱,二便是人工地製造大批次移民。而在利益和道義的充分考量之間,中方斷然選擇了後者。與其讓雙月教會這個概念困死大量的勞動力,為何不把他們當中那些願意被解放的拯救出來,和巴希維塔,埃爾塔兩大陸的當地人口融合呢?
這是一場蘭卡斯人贏,中方贏,埃爾塔與巴希維塔大陸贏,而雙月教會輸的多贏買賣。而海員們只要進行過一次迴圈,曾經看到過移民的新狀況和日漸凋敝的蘭卡斯群島然後再對其進行簡單的對比,就不難得出簡單的結論。
“剛剛你注意到那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