蘿莉雷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十三章 飆坦克,基本異界法,蘿莉雷達,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起進飯堂。這樣的細節不起眼,但是已經融入埃爾塔新軍最核心的程式碼當中,成為世世代代相傳的符號。這一批學員當中有一位日後登上了埃爾塔空軍總參謀長的高位,正如他在視察基層時所說:“從來沒有人能比三十年前,手把手教會我戰術動作,教會我如何用槍如何開起飛行器的那些人更讓我覺得高大,高大到我夠不著的高度。”把時間線往後推三十年,儘管皮彭斯最後僅僅是以一位省公安廳廳長身份退休,但是他的門生跨越軍警兩界,居然也成為一位名滿天下的準政界人物,日後在埃爾塔政改當中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這一批埃爾塔最先接觸中國和新區的埃爾塔人,除了少數陣亡和落馬的可憐蛋,最後無例外成為了在埃爾塔各行各業呼風喚雨的領頭羊。這一結果當時在他們所有人之中,恐怕沒有幾個人能確實料到吧。”——摘自《新埃爾塔風雲錄-人事卷》下篇,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98年版(第四次修訂)
然而在當時,他們乃至下一級的新區埃爾塔人依舊是在想著如何在雙月教會的風暴下保全自己來之不易的飽腹和幸福,讓這樣不愁吃穿的生活可以繼續下去。在這之後才有機會貫徹怎樣攀爬到人事頂端的夢想。蘭卡斯雙月教會僱傭匪徒盜賊的破壞行為被配圖全文刊載在每日的《埃爾塔先鋒日報》上,張貼在路旁的告示裡。本來就很無恥的行為加上恰到好處的潤色和描述——讓萱萱看了臉紅的那種,首先讓土著對雙月教會的行為感到害怕,害怕逐漸轉變為憤慨,憤慨又逐漸轉變為工作的熱情和對蘭卡斯的憤怒。
一堆美式中式風格混搭的招貼畫也不失時機地貼在牆上。除了一人參軍全家光榮的經典設計,還有妖魔化雙月教會人物的型別,至於最出名的其中一張的設計是多尼瓦皇帝的半身畫像帶著新區風格的綠色頭盔,神靈活現地指著看招貼畫的人,下面的字樣是——“Iwantyouforu.s.army”等等小吳,你是不是忘了把圖層設為可見了啊?發回去翻工!這粗心娃兒……在這裡不得不佩服美國佬的藝術細胞,這張圖儘管是剽竊了設計理念,但是卻在土著中最為深入人心,不禁令人啼笑皆非。
徵兵辦事處擺著美式風格和蘇式風格個半,中式風格夾雜其中的招貼畫,再放上RA3為蘇聯杜撰的《蘇維埃進行曲》,居然效果奇佳。要不是新區的第一期建築工程基本上告一段落,各大工頭一定會開著挖掘機揮著鏟子來徵兵辦事處抗議,我的工人呢?先讓他幹完再當兵啊!
當然吸引埃爾塔人加入新軍的不僅僅是這些花拳繡腿——這些只不過是錦上添花。保證每天有肉蛋的伙食(實拍照片,無特效或特技)還有和工人相比幾乎不是一個數量級的工資(根據軍銜遞增),傷殘之後的一次性補助金和生活保障職位承諾,家屬的專屬商店(打折,而且能購買到外部不開放購買的商品),陣亡後的遺族保障計劃和大量的一次性補助金,獨立公墓……
這些都是寫在協議當中的。和招工協議一樣,多尼瓦大印蓋得整整齊齊。這點條件對於一個要走上工業化道路的國家來說根本不算什麼,保障他們的忠誠士氣和戰鬥力凝聚力,就算是給士兵宿舍里加寬頻也不過是雕蟲小技——如果有必要的話。已經有了相當程度民族認同度和文化忠誠度的日本和現在的PLA可以玩起精神力戰勝實際條件的套路,還未民族覺醒的埃爾塔可能就不行了。讓他們認清他們保衛的是自己的家園只能算是用巨石砌起城牆,用優渥的條件加強士兵對於軍隊的依存度,這就是把城牆石塊間的砂漿換做水泥了。
軍營也逐漸變成了新城內埃爾塔人的新注意力集中點。每天聽著軍營整齊劃一喊殺聲起床工作,也開始變成了這個城市的新傳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