蘿莉雷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十八章 天大的腦洞,基本異界法,蘿莉雷達,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俗話說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可今天一天下來,在這顆星球上曾經號稱內行第二就沒人敢說第一的紅龍團全栽了。來到傳送門基地後,這裡的異界人展示的東西他們能看出哪怕一點皮毛就很不錯了。向他們開放的機場和呼嘯而過的戰機,通訊機房,綜合排程車站,紅龍團或許能夠明白其中為什麼要這麼做的道理,但是涉及到原理層面,例如飛機的翼面壓強差——他們聽著解釋都覺得有點迷糊。更不要說在機櫃裡流動的電流和資料了。
2月23日夜,紅龍團成員們看著投影儀上的節目時,韋博士和黃源則在拿著單反翻拍吉哈特手裡的那本“狂想記錄”。各路學者教授紛紛表示想看,但也不能把借來的書給翻爛了嘛,這又不是現代書經翻經壓,同時損毀原書的掃描也顯得不是很可用。於是就只好委託這兩位老司機翻拍了。
這本小冊子是紅龍團歷代成員腦洞和各類發明記錄的大集合。從這裡他們也就能夠知道為什麼客人們看到某些東西的時候顯得興奮又落寞——例如他們看到了通向傳送門另一側的火車軌道和車頭之後那不易察覺的嘆息。狂想記錄當中確確實實有著還沒有實現的木質軌道承載多匹馬拉貨車的方案,奇特的是這一方案所針對的用途恰巧是為了解決紅龍之國的礦山工作效率問題——在另一張更早的手繪圖裡,清清楚楚地標註了這種用絞車拉動的軌道斗車將會被應用在礦山當中。
當然當時的紅龍之國都已經出現了蒸汽機這種新時代動力,再稍微開一下腦洞把蒸汽機整合到車頭上代替畜力也不是多難的事。從原理角度上來說,東風內燃機車和史蒂芬孫發明的頂著大鍋爐的火車頭老祖宗是沒有區別的。
在紅龍之國滅亡之後他們失去了搞科研的穩定條件和空間條件。材料再也無法大量獲取,只能透過小船上岸購買和自行挖掘獲得。大型的實驗機械連鐵材都難以湊齊,陳舊的海炎龍一世替代船隻建造這樣的大專案優先順序擠佔了所有其他腦洞的研究力和生產資源,這些專案就只能成為鏡花水月。
單純拋開這些規模過大的專案,例如移動的鋼鐵城堡一類,某些小東西體現出的想象力則讓人歎為觀止。用光學鏡片把發光魔法的光源聚集化,期待用這樣的光去達到數十倍於凸透鏡聚焦的效果;推進火箭前進的爆炸魔法反向運用,封裝在施加了固化魔法的鐵管之中推進鉛球前進(底下標註:爆炸魔法威力過大,實施難度高);在火箭上加裝了可收放翅膀的飛行器(標註:不可控)……有標註的這類東西明顯是試驗過的,當然結局大家也都知道,失敗了。
他們也確實解決了其中某些部分,例如相對靠譜的水晶打磨原則,用鐵板拼接打製鐵管的技術,收放風箏般翅膀的機械結構設計……但是沒解決的部分依舊佔到大多數。水晶無法起到完全的透光效果,光學玻璃的澆築在他們面前完全是一張白紙。他們比地球先得到了比粒制火藥還要強力的爆炸動力來源,但反而無法駕馭它的強大力量。這真是諷刺……他們有飛龍這樣的優秀教材,但始終停留在用的層面上,並沒有能夠成功解析出另一種飛行機理。到頭來即便紅龍團的研究者發現火箭提供速度的滑翔機翼能夠飛翔,也沒有探究到空氣流速產生升力的根源……最終卻誕生了讓火箭幫助飛龍加速這種不倫不類的東西。
當然這本冊子裡頭已經實用的東西還是挺多的。用線繫著小布頭的地方都是紅龍團根據相應尺寸自行設計的標準零件,當然尺寸不一定標準,但是設計方式和連線手段都是標準的。和海炎龍二世沉沒在海底的就有一大批這樣的標準件,多數是木釘和鉚釘這樣的連線件。各類設計規範和原則的圖樣也在這本書裡有重點提及。說到底還是時間不夠。
更震撼的東西也不是沒有,例如坩堝鍊鋼的記載。在這之前,無論是雙月教會還是紅龍之國,要想得到比鐵機械效能更好的鋼都只能用反覆捶打折疊的方法獲得。雖然坩堝鍊鋼不能避免雜質,但是卻間接得到了摻入某些特殊元素的機會……機緣巧合加入的某些金屬,使得製造出來的兵器能夠讓雙月教會的附魔兵器都望塵莫及。
這本冊子雖說是紅龍團的技術之集大成,但是完全可以換過來說,這是他們探索道路上的冰山一角。
同樣是觀看現代中國人飲食起居衣食住行的畫面,紅龍團起碼比起埃爾塔參觀團來說又要進步一層。不過在我們看來也只是矮個當中拔高個罷了。他們現在都在為前輩未竟的事業感到惋惜——如果說他們沒有被雙月教會剿滅亦或是雙月教會也加入技術變革的隊伍,那麼他們或許不會如此糾結。當然,剿滅紅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