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滕王閣序出
九燈和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2章 滕王閣序出,異界太兇,我苟回現實顯聖,九燈和善,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滕王閣的宴會繼續舉行,林夜沒有再打擾王勃,而是靜靜坐在那裡喝著美酒,等待著王勃光芒萬丈的時候。
宴到正酣。
主角閻都督上場了,說了一番客套的話,最後指出了重點。
唐永徽四年(653年),滕王李元嬰任江南洪州都督,於洪州建閣名“滕王閣”。
唐上元二年(675年),洪州都督閻伯嶼重修滕王閣。
今日滕王閣重修完成,閻都督光邀本州文人前來參加宴會,並且做記來描述這一盛事。
有點類似於現代某個旅遊景點打造完成開始對外營業,邀請一些作家來採風做詩詞紀念這一大事。
閻都督發了話,在場的賓客熱情高漲,紛紛開始凝思,有的更是站起身來回走動,走到閣樓欄杆處,看著江上美景尋找靈感。
沒一會便是有人做了一首詩詞,引得滿堂喝彩。
敢第一個唸誦的,想來是來之前就已經準備好了,並且還對自己頗有自信,這詩的質量也確實是不差。
林夜可以理解這些文人,畢竟不是每個都是曹植這樣的,可以七步成詩,一些詩會所謂的即興創作,只怕是有不少都是提前一天就開始想好的,或者說把平時來了靈感給寫的詩詞在當天給展示出來。
拋磚引玉,那只是客套的說法,越是第一個表現的,就越是對自己的自信。
隨著第一位文人唸誦了詩詞,接著又有好幾位也都把自己“即興”的詩詞都給寫了出來,林夜不得不感慨,到底是能夠參加閻都督宴會的文人,這寫的詩詞都是極好的,有的用的典故他都沒聽過。
林夜注意著王勃,發現王勃低著頭不知道在思考著什麼,同時他也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這位閻都督在酒宴上,目光竟然看了王勃這邊好幾眼。
作為一城之都督,在場來的文人不下三十人,王勃坐的又是角落,按道理來說不應該吸引到這位閻都督這麼多次的眼神的。
“諸位都是我洪州城的才子,好些本官都有印象,這樣一來評判未免會有失公允,本官有一想法,諸位可把詩詞文章寫下來,本官在屏風後觀看各位寫的佳作,來評選出個名次。”
“閻公此言公允。”
“不愧是閻公,想的就是周到。”
有僕人從偏殿搬來屏風,婢女把長桌上的酒水給收掉,鋪上筆墨紙硯,其中一位婢女在收拾林夜這桌的時候,不小心手臂還碰觸到了林夜一下,俏臉微紅,眉黛含情。
林夜:……
王勃抬頭看了林夜一眼,林夜有些尷尬,長得帥又不是自己的錯。
“看林兄不慌不急,想來是胸有丘壑。”
王勃給林夜讓開了位置,林夜嘴角抽了一下,我不是胸有丘壑,我是知道在場沒有人能寫的過你,更不可能去寫文章,純粹看熱鬧自然就輕鬆了。
“我來這裡只是湊個熱鬧,可不打算寫文章,子安兄才華過人,還是留給子安兄展示吧。”
林夜很是自覺的站起身,把長桌讓給了王勃,能夠第一現場親眼見證滕王閣序的出爐,也是一件振奮的事情。
王勃也沒客氣,在長桌上鋪好紙張,研磨拿起毛筆,端詳了一會,便是開始下筆。
“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
“豫章故郡,洪州新府。”
“好!”
林夜看到和他所學的滕王閣序一樣的第一句,忍不住喝了一聲彩。
這一聲一出,嚇的王勃的手一抖,墨汁滴落了幾滴在紙上,看的林夜很是心疼,而旁邊幾桌的人聽到林夜的叫好聲,也全都好奇圍了過來。
“豫章故郡,洪州新府,這好在哪裡,不就是寫了下地名嗎?”
“故作驚奇,你到底懂不懂文章?”
面對圍觀的人的質問,林夜表情有些尷尬,這兩句確實不怎麼樣,但後面精彩啊,當下把目光看向王勃,王勃也是表情古怪看了林夜一眼,穩了穩筆尖,繼續寫道:“星分翼軫,地接衡廬。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物華天寶,龍光射牛鬥之墟;人傑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
這一段寫出來,圍觀眾人的表情變了,從開始的不屑變成了認真嚴肅的表情。
“雄州霧列,俊採星馳。臺隍枕夷夏之交,賓主盡東南之美。都督閻公之雅望,棨戟遙臨;宇文新州之懿範,襜帷暫駐。十旬休假,勝友如雲;千里逢迎,高朋滿座。騰蛟起鳳,孟學士之詞宗;紫電青霜,王將軍之武庫。家君作宰,路出名區;童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