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一五章 年少壯志未酬,寒門狀元,天子,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的事,你別多想啊。”
這哪裡是沒有,分明是有,謝遷也不是無意中說漏,而是有意把事情真相告訴他。
不但我欣賞你,劉大夏也欣賞你,就連皇帝對你期望也很高。
既然欣賞你的人這麼多,你可不能辜負這些人對你的厚愛,老老實實留在京城當你的京官,多做幾年學問,等太子成長之後,你就能以太子之師的身份平地而起。
在己未科進士未遴選庶吉士的情況下,在官場未來一段時間,翰林官將出現一個小小的斷層,沈溪以己未科狀元身份進翰林院,其實代表他未來上位的機會很大。
沈溪道:“學生只是想多歷練,請謝閣老給學生個機會吧!”
謝遷沒好氣地道:“怎麼說你都不聽,是吧?要外調,也要等過個幾年,太子如今年少,需要人用心栽培。你若能把太子教好,老夫便答應你,不干涉你外調之事……否則就老老實實留在詹事府做事!”
沈溪其實挺感謝謝遷的,他跟謝遷認識時間不長,要不是謝遷跑去翰林院遞皇帝的條子讓眾翰林寫什麼建文舊事,謝遷也不會注意到他的存在,可認識這不到半年時間,謝遷儼然把他當成了“自己人”,居然以一個長者的姿態給他規劃以後的路。
從當官的角度來說,謝遷所指乃是一條明路,可問題是,弘治皇帝沒幾年活頭了啊,少年天子朱厚照繼位,宦官專權,朝中正直的大臣要麼投奔閹黨,要麼遭受迫害,簡直沒有立足之地。
就連身為內閣大學士的謝遷自己都沒從這場災難中倖免,更何況他沈溪這樣一個籍籍無名的微末小官?
謝遷將他的上疏退回來,說是為他好,其實也是謝遷對朝廷不負責。
沈溪在上疏中提到要防備達延部背信棄義,但估計是大明朝當前與達延部交好,如此之言不易被弘治皇帝所喜,謝遷為了沈溪的“前途”考慮,這才將沈溪的上疏壓下來。
可你謝遷再遮掩,也打不掉達延部的狼子野心。
之前幾十年蒙古人之所以沒有犯邊,是因沒有強大部族實現對草原的統一,草原各部落內鬥不止,無暇他顧。可如今達延部崛起,一家獨大,草原人好武,加上地瘠民貧,他們在草原上無可搶掠,只好對中原王朝下手。
但不管怎麼說,他不想當的差事,還是要繼續下去,在詹事府做著右中允的營生,說好聽點兒是陪太子讀書,其實就是個小小的專司記錄的史官,半點職權都沒有,想以權謀私都沒得份兒。
八月底時,黃河治理水患的事情終於暫告一段落,經過半年時間的賑災以及治理,黃河中下游沿岸的災民得到妥善安置,同時一些河段重新進行加固修補。
河南巡撫高明城救災有功,但因之前有貪汙的劣跡,最後皇帝決定連降六級重新調派,到京城擔任戶部郎中,成為劉大夏的屬下。這算是弘治皇帝對自己用人的一次檢討,明知道高明城不堪大用,但為了彰顯皇帝的威儀和一言九鼎,並沒有依法治高明城的罪,算是保留了一點兒顏面。
至於河南、山東等地跟高明城有所勾結的贓官,官職低的直接查辦,官職高的,要麼被強行勒令致仕,要麼被調到偏遠的地方為官。
別人可沒有高明城這麼好的命,就算降職,還是可以成為六部的官員。
隨著治水結束,朝廷派去的欽差使節陸續歸來,沈溪自己上疏不得,便不由想成全一下王守仁。
歷史上王守仁被朝廷派遣的第一個任務不是治水,而是到西北的甘州,為總制甘、涼邊務兼巡撫、於賀蘭山擊破韃靼,以功進少保兼太子太傅的威寧伯王越治喪。王越為明成化、弘治時期西北著名軍事統帥,曾三次出塞,收河套地,身經十餘戰,出奇取勝,動有成算,可惜去年年底在其七十三歲高齡時,卒於甘州。
這是王守仁上疏西北邊疆防備等八事的前提條件,如今沈溪不想違背歷史的發展規律,還是想讓王守仁繼續走從軍之路,成全這個明朝中期赫赫有名的大軍事家,自己不能進言朝廷的上疏,就由王守仁來替他完成。
沈溪畢竟跟王守仁的老爹在同一個衙門做事,王華對兒子幾時歸來自然清楚,得知沈溪要跟自己的兒子見面,他很高興。
沈溪跟王守仁是同年進士,如今王守仁是個從七品的觀政進士,沈溪卻已是正六品的官員,而且受到皇帝和內閣大學士的器重。
沈溪問明王守仁回來的時間,輪休那天把自己的上疏帶上,前去拜訪。
見到王守仁,沈溪明顯發覺這位未來的一代大儒神容憔悴,或許是在災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