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九四章 當庭翻供,寒門狀元,天子,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既然都作出“四子造詣”策問題,那三人卷子都在疑卷中。

就算將同考官都叫出來置對,只要無法證明三人是從程敏政或者別的渠道得到鬻題,那三人就與這案子無關。

午飯很簡單,米粥和幹餅,連菜都沒有,不過米粥里加了點兒鹽,如此總算能下飯。

華昹和程敏政的伙食一樣,華昹倒是在那兒吃,可程敏政一肚子冤屈,再加上身體被嚴刑摧殘,剛才又被架起來那一摔,身體跟散架一樣,哪裡還有胃口吃飯?

孫緒吃著幹餅,低聲問道:“你們說陛下是否會準允讓各房同考出來會官?”

倫文敘想了想道:“是否會官,似無太大幹系。”說著他看向沈溪,想聽聽沈溪這個狀元的意見。

沈溪對倫文敘的話很贊同,其實程敏政提出的事,李東陽也提出來過,華昹是覺得程敏政鬻題在先,閱卷時想私相授受在後,可真正瞭解禮部會試流程的人都知道,他程敏政就算是主考,對於閱卷也沒有獨斷專行的特權,取誰不取誰先由同考官從各房遴選出來,最後再一同商議,不是他一個人能做主的,就算他想做主,也無法得知每份卷子到底屬於誰。

既如此,那參奏程敏政在閱卷時有私相授受就不成立,把各房同考官和禮部官員叫出來會官也無濟於事,反倒不如從徐經、唐寅透過賄賂得到考題入手。

不過有心人會想,這徐經和唐寅提前獲悉第三場策問題的“四子造詣”考題,到會試時居然還答不出來,這是說明此二人到底是酒囊飯袋,還是說鬻題本身便是子虛烏有?

要說徐經和唐寅都是江南一地有名的大才子,唐寅還是弘治十一年應天府鄉試解元。兩位大才子,提前拿到考題,居然還答不出來,這簡直是要挑戰天下讀書人的智商啊。

所以弘治皇帝從李東陽調查結果出來後就覺得這案子純屬扯淡,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朝廷上下的壓力也挺大,弘治皇帝將奏本留中十多天才准許將程敏政下獄,也是弘治皇帝意識到這很可能是個冤案。

也許背後的人看到這案子不能從正常渠道去審,乾脆用上刑訊逼供的一套,不講理,就是要讓你屈打成招。

沈溪嘆道:“無論是否會官,只希望這案子到今日為止。”

吃過午飯沒多久,皇宮那邊就派人出來傳旨,如同沈溪所猜測的那樣,弘治皇帝並沒同意將會試同考官和禮部相關官員叫出來對質。

如此一來,案件當庭置對暫時告一段落,至少在上午這一堂,程敏政沒脫罪,但至少也沒落下風。而下午那場相對就有些麻煩了,因為另外兩名當事人,徐經和唐寅會被提堂審問置對。

隨著閔圭一聲“提案犯”,北鎮撫司的人去了不多久,便從老早就等候在外面的囚車裡將徐經和唐寅二人押送到午門口。

相比於華昹和程敏政,這兩位江南大才子的狀況更加不堪,尤其是唐寅,就算換上了乾淨的白衫身上還在滲血。

沈溪回想唐伯虎當日與自己鬥畫時的英姿勃發,與眼下蓬頭垢面渾身傷痕奄奄一息的狀態相比,簡直很難想象是一個人。

沈溪突然明白了為何唐寅自此之後對官場看淡,這次經歷可以說徹底顛覆了他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大人,我冤枉啊,求大人給我做主!”

徐經因為交待得早,身上受的傷不及唐寅多,到了午門口第一件事就是跟程敏政一樣喊冤。

閔圭一拍驚堂木,怒道:“如此豎子,既已招供,何以喊冤?”

徐經一把鼻涕一把淚道:“求大人明鑑,我是被人拷打,嚴刑之後不得已才招供,我可從來沒賄賂過程家之人,在會試之前,也從不知考試之內容!”

一句話,就讓午門口一片譁然。

花了好大力氣,終於把徐經給打服認罪,現在剛到公堂他就矢口否認,若是連徐經都不承認,那這案子就只剩下都穆的證言和華昹那根本就言不符實的奏本,案子也就成了天大的玩笑。

閔圭感覺自己臉面有些掛不住,欽命讓他偵辦的案件,審不好可是要被降罪的。

你不承認是吧,那就打到你承認。

閔圭拿起竹筒裡的紅頭籤,往地上一執,喝道:“打!”

因為閔圭是代天子審案,又是在午門口這地方,可稱之為“廷杖”,廷杖之下,連朝廷的二三品大員都可能會被打死打殘,更何況徐經這樣一個小小的舉人?

“大人……冤……冤枉……”

徐經屬於沒骨氣的那種,幾下拷問就容易招供的那種。果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千山記

石頭與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