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器晚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78章 有女蔡琰,三國封神路,大器晚成,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蔡府。
蔡邕的宅院,能藏得下近萬卷書冊的地方,自然不會小。
因密奏七事而得罪宦官,擔心報復遠避江東吳會之地,蔡邕離家至今已有六年,家中主事的,其實只有年僅十三歲的蔡琰而已。
曲曲折折小道,延伸至重重庭院裡邊,後宅書房,兩名少女正在品讀書籍。
個子較矮,年紀偏小的便是蔡琰,而另一位卻是荀採,荀爽之女,荀悅、荀彧之妹。
兩人並肩而坐,看上去十分親密。
“妹妹,你看這裡,‘頭懸樑,錐刺股’的故事我倒是知道,但是後邊的‘如囊螢,如映雪’、‘如負薪,如掛角’又是說的什麼故事?”
荀採將手裡白紙黑字的《三字經》挪到蔡琰面前,纖指輕點著問道。
蔡琰年紀雖比荀採還小一歲多,看上去卻像是更加老成持重一些。
只聽她老氣橫秋地嘆了一口氣,然後說道:“這‘囊螢’呢,說的是在夏天晚上抓了螢火蟲,用白絹口袋裝著吊起來當油燈用,‘映雪’呢,則是冬天晚上藉著白雪倒映的月光來看書。”
“那負薪掛角呢?”
“同樣也是勤學的故事,打柴、放牛的時候都不忘看書。”
“好吧,可為什麼我沒有聽說過有這樣的故事呢?”荀採輕皺著娥眉嘆道。
蔡琰卻是搖頭道:“其實是有典故的。”
荀採聽得娥眉舒展,連聲問道:“啊?有嗎?在哪裡?”
“《漢書》裡邊就有。”
“真的假的?我怎麼沒有看到過?”
“唉!”蔡琰又是長嘆一聲,轉身在一排書架上翻出一卷,攤開。
荀採湊了過來,只見上邊正寫著:
“朱買臣字翁子,吳人也。家貧。好讀書,不治產業,常艾薪樵。賣以給食,擔束薪。行且誦書。”
“還真有?擔束薪,行且誦書!”荀採興奮得叫了起來,又問道:“那其他的呢?在哪裡還有?”
蔡琰看她手舞足蹈的,怕弄壞了竹簡,忙收了起來,然後才說道:“典籍上沒有了,估計是天界的說法吧。”
“負薪”的朱買臣是西漢時人,才有著典故一說。
而“掛角”說的是隋朝李密。“囊螢映雪”說的是晉朝的車胤和孫康,都是在三國之後,自然就沒有什麼書籍記載著這樣的典故了。
將竹簡重新放回書架上,蔡琰又說道:“對了,關於這朱買臣,還有一個典故,你知道嗎?”
“不知道。好妹妹,你再給我說說。”
蔡琰嘆道:“其實你也是知道的,只是你沒去記而已。覆水難收,你難道沒有聽說過麼?”
“啊?就是這朱買臣?”
覆水難收的故事。荀採自然是聽過的,她還真沒有想到就是這朱買臣。
“沒錯!”
“原來是他!”
便在這時,院外卻突然傳來急急的腳步聲。
“大小姐!不好了!不好了!”
荀採一驚:“是信伯。怎麼了?”
蔡信是蔡府老僕,最早時是蔡邕伴讀書童,如今是這蔡府管家,他向來穩重,能讓他這般著急的,只怕事情不小,也就不由得荀採吃驚。
蔡琰也是擔心,轉頭看著。
蔡信很快便闖了進來:“大小姐,黃……黃巾過來了!”
“啊?”
荀採大驚!
前些日洛陽大亂時。便有過亂兵敗卒衝撞蔡府,虧得蔡府僕從不少。勉強守住。
但這蔡信說的黃巾,即便以荀採的腦袋瓜子都能想到。只有那黃巾神將了!
洛陽新定,城防雖不算多強,但也不會太弱,她們既然沒有聽到什麼喧囂征戰的聲響,那便不是黃巾攻城。
而能夠不用攻城就進來的黃巾,自然就只有黃巾神將韓諾了。
“他終於來了麼。”蔡琰心中暗道一聲,隨即對蔡信說道:“信伯,他們既然來了,便讓他們進來吧。”
“啊?”蔡信大驚,忙道:“大小姐,使不得啊,那些黃巾誰知道會做什麼什麼事來,怎麼能讓他們進來?”
蔡琰嘆道:“那信伯可有辦法將他們攔著,不讓他們進來?”
“呃!”
蔡信頓時無言以對。
“那韓諾那麼厲害,誰能攔得住他?”這麼想著,蔡信左右思量,終於說道:“大小姐,要麼我們離開洛陽吧,去找老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