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器晚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76章 東觀藏書,三國封神路,大器晚成,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傳遍洛陽,滅情道也由此輕易落入韓諾手中。
第二天一早,陰癸派和滅情道,還有花間派也有幫忙,三方一共蒐羅了近三千的竹簍,兩千餘塊布匹,還有百餘輛板車。
主要是準備搬遷,錢財不能露白,他們本就需要用不少布匹來打包裹,就少了些,竹簍倒是能騰出更多一些。
韓諾留下一千人在太學看守,然後便帶著兩千名黃巾力士往洛陽南宮的東觀而去。
漢朝歷代皇帝都注重對書籍的蒐羅。
西漢時宮廷藏書分別藏於石渠閣、天祿閣、麒麟閣、蘭臺、石室、延閣、廣內等處,稱為“秘書”,或“中書”、“內書”。
此外,還有太常、太史、博士所藏的外書。
東漢時則有七所藏書處,即辟雍、宣明殿、蘭臺、石室、鴻都、東觀、任壽閣,官府圖書加上釋道等圖籍,其總數約有一千一百餘種,二千九百餘卷又二千二百餘篇,其中稱章稱首者,都還沒有計算在內。
這時的洛陽,藏書之處主要是石室、蘭臺和東觀。
石室建在漢高祖劉邦廟內,藏有讖緯書籍和天地自然中的異常現象記錄。
蘭臺則是檔案典籍庫,起初是名儒著述的地方。
章帝、和帝之後,東觀藏書漸漸多於蘭臺,藏書中心就由蘭臺轉移到東觀,成為宮廷收藏圖書檔案和撰修史書的主要場所。
據《後漢書.儒林列傳》記載:
“初,光武遷還洛陽,其經牒秘書載之二千餘輛,自此以後,三倍於前。
及董卓移都之際,吏民擾亂,自辟雍、東觀、蘭臺、石室、宣明、鴻都諸藏典策文章,競共剖散,其縑帛圖書,大則連為帷蓋,小乃製為滕囊。
及王允所收而西者,載七十餘乘,道路艱遠,復棄其半矣。
後長安之亂,一時焚蕩,莫不泯盡焉。”
如今洛陽遭劫提前,又因為有韓諾攪和,董卓也早早裹挾少帝逃去長安,但是宮城作為紛亂最初的地方,被吳匡、袁術等人一把大火燒燬多處。
雖然後邊王允救火,著重將東觀書籍救下,卻還是被毀了不少。
陰後自昨夜聽說要來搶書,便派人盯著這裡,人員出入不去管,但是那大堆書籍卻都看得嚴實。
(未完待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