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器晚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6章 造紙印刷,三國封神路,大器晚成,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張寧又問:“那你有什麼辦法?需要我幫你麼?”

韓諾也不客氣,道:“自然是需要你們幫忙的。不過也不急於一時,先說說你們來找我,有什麼事吧。”

張寧才突然省起,道:“啊,是了,我們來是因為之前你要我們準備的事情,都忙得差不多了,你看是不是去看看?”

韓諾訝道,看向張角,問道:“這麼快?”

張角點頭,道:“這事情比較重要,我們自然要儘快。”

韓諾當即站起來,道:“那我們過去看看。”

在過去的路上,韓諾才知道,原來因為廣宗城有了他作為助力,張角便打算讓褚飛燕返回鉅鹿,那邊沒有一個大將鎮守,他總歸是不放心。

而褚飛燕在回去之前,最好是先看看所謂的造紙術和印刷術是怎麼回事,若是可以的話,他回去鉅鹿之後也直接搞起來。就算做不到,也可以先準備一下。

韓諾知道張角還有沒說出口的原因,也是想以此叫韓諾早點交出那兩樣技術。

韓諾是誠心要幫他們,自然也懶得計較他們這些心思。

這時來到一片樹林之中,林邊便有一條小河,因韓諾特意叮囑過,他們選的這處是河流下游。

造紙術早在西漢年間,甚至先秦便已經有了雛形,後來的工藝也算是成熟了,只是產出的紙張品相不算好罷了。

八十年前的蔡倫也只是將造紙術進行改進,讓紙張品相更好,製作更簡便。

所以,韓諾並沒有絲毫隱瞞,在這塊選出來的場地中,在各工匠的聆聽下,一一講解開來<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

造紙一般分為九個步驟:切麻,洗滌,浸灰水,蒸煮,舂搗,打漿,抄紙,曬紙,揭紙!

後世的技術也不過是在這九個步驟中加以改進罷了。

這些工匠縱然沒有接觸過造紙術,但這些步驟本就不難,韓諾又解說得詳細,他們很容易就聽明白了。

“原來如此,桑皮、藤皮也可以?”

“麥杆稻杆也行?”

韓諾點頭:“當然可以。其實還有竹子也行,只不過現在來說,你們還很難做到。像桑皮藤皮的更容易一些。”

“草木灰水就行?”

“對,如果能找到更好的,自然用石灰水,沒有就用草木灰水就行。”

工匠將問題一一問出來,韓諾也一一做了解答。

至於印刷術的講解倒要麻煩一些。

因為這時紙張都很少見,書籍傳播都是靠手抄的方式。

當然,這其中也有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方面的考慮。

但這時確實是沒有印刷一說,有的也只是印章、泥封、拓印等雛形。

印刷術源自於道家的雕版印刷,那是晉朝造紙術傳到江南,紙張盛行之後的事情了。

唐朝中後期,雕版印刷術普遍使用,到了北宋時期畢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但因為書籍品種不多,產量不大的問題,其實也還沒有普遍使用。

對於這時的工匠來說,這印刷術就是一門從未曾見過,甚至連聽都沒聽過的手藝,自然難以理解。

韓諾便先從雕版印刷開始說起。

韓諾直接就在一張蔡侯紙上,寫了“客上天然居”這五個字,然後將蔡侯紙的正面貼在一塊平整光滑的厚木板上。

這時看到的字就是背面的反體字,韓諾叫工匠將沒有字跡的部分削去。

一名老工匠被推舉出來,很快就輕車熟路的削好了。

這時再看,木板上就有了字型凸出的陽文,這和字型凹入的碑石陰文截然不同。

凹與凸、正與反,正是完全相對,就如同對立的陰陽一般。

韓諾再讓人給木板上凸出的字跡塗上墨汁,然後再拿了一張蔡侯紙,往木板上一貼,拂拭紙背,就將字跡拓印了下來!

韓諾讓工匠們每人拿了一張紙,都印了一份。

“這就是印刷術?”

看著印刷出來的那五個字,工匠們左右看看,對比過後發現,字跡完全就是一模一樣!

“真是太好了<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

“是呀,用這辦法,再也不用抄得那麼辛苦了!”

“想要多少書都行!只要紙管夠!”

“對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走進巫界

沙漠胡楊

妄念

菽久

華娛終極大亨

油水膩歪

龍王之叱吒風雲

海風的軌跡

我在未來看風水

紀南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