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器晚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4章 漢軍議事,三國封神路,大器晚成,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漢軍大帳之中,帶著剛剛剿滅東郡黃巾的兩萬大軍過來的皇甫嵩高踞主位。
皇甫嵩,字義真,安定郡朝那縣人,雁門太守皇甫節之子,度遼將軍皇甫規之侄,出身於將門世家。最初舉孝廉、茂才,漢靈帝時被徵為侍郎,遷任北地太守。
此時的他年約五十,面容古拙,頂上戴盔,頷下山羊鬍黑白相間,想來也是為剿滅黃巾耗費不少心力。
因為如今形勢不同,黃巾似已紮下根基,張角更沒病死,皇甫嵩不敢大意,並沒有准許董卓離開。
這時董卓便坐在皇甫嵩右邊首席,李儒立在他身後。
皇甫嵩直接便問道:“董中郎,不知道如今鉅鹿城中是什麼情形?”
帳中眾將都將目光轉向董卓。
原本盧植連敗張角數陣,將張角從魏郡打退回到鉅鹿郡,又從鉅鹿城退到廣宗城,可謂立下大功!
可後來靈帝受宦官左豐矇蔽,將盧植召回洛陽問罪,讓董卓接手大軍。
而董卓自接任以來,連敗三場,非但他自己西涼騎兵折損大半,更將北軍將士折損大半!
北軍五校,五萬精兵,可是整個漢朝最精銳的部隊!
比之拱衛京師洛陽的南軍都要強悍,卻在董卓手下,被黃巾滅了大半!
在座將領知道這些訊息,都是免不得要看不起董卓!
要知道,皇甫嵩原本和朱儁聯手剿滅汝南潁川的黃巾之後,分兵而來,在東郡集結了地方部隊之後也不過是三萬數量,剿滅黃巾之後都還有兩萬精兵!
可董卓本有五六萬大軍,卻直接折損了三四萬之多,正是應了那句“兵慫,慫一個;將慫,慫一窩”的說法!
覺察到眾將逼視的目光,董卓雖是早在走不了的時候便知道遲早要面對,這時仍是熱血上湧,怒哼一聲道:“哼!還能是什麼情形!不還是原來那般!我早便已經說過了<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
雖說同是西涼人,皇甫嵩這時可不願意輕易放過董卓,將近四萬大軍的折損,想想都覺得心痛!
“這混蛋,到底是怎麼帶兵的?”雖是無法問出口,但皇甫嵩已經決定,如果董卓不給他一個交代,那他便定要給董卓一個好看!
皇甫嵩當下說道:“兵者,國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此戰事關重大,還請董中郎將詳情再說一遍,也好讓眾將心中有數!”
“對,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董卓斜對面一名黑瘦將領如此說道。
“嗯?”董卓兇狠暴虐的目光當即射了過去。
那黑瘦將領不驚不懼,只是冷靜看著董卓。
董卓冷聲道:“我與皇甫中郎說話,何時輪到你這小將插嘴?”
他對皇甫嵩服軟,那是看在聖旨的份上!可不代表其他人就能騎到他的頭上!
董卓是真的怒了,屬於四星勇將的暴烈氣勢猛地向那黑瘦將領撲去!
黑瘦將領身後搶出一人,似穩如山嶽的氣勢將董卓那暴烈氣勢正正攔下。
“呼!”
氣勢無形有質,兩股氣勢相撞,頓時化作勁風,席捲整座大帳。
在場眾將都是久經沙場之輩,對於這等非是直接面對的勁風視若無睹,倒是一個個的對於接下來的形勢滿懷期待。
董卓騰身而起,大聲喝問:“你又是何人?竟敢如此大膽?”
那人還未開口,皇甫嵩便先說道:“董中郎,孟德所言本是在理,你卻為何如此?”
被稱之為孟德的,正是後來曹魏政權的奠基人——曹操,曹孟德!
這時的曹操,還是“欲為國家討賊立功,*封侯作徵西將軍”的曹操,他既看不慣董卓的作為,自然敢直言相對。
皇甫嵩既開了口,董卓自然不能不給面子,恨恨坐下,將鉅鹿城中的情報粗略再說了一遍,然後閉口不再言語。
董卓還是第一次如此後悔少帶了西涼騎兵,可轉念一想,當初為保西涼基業,也確實不能多帶多少西涼騎兵,不由將怨恨轉向了韓諾,若非是他用黃巾力士拼了他四千餘的西涼騎兵,如今何須如此屈辱!
就算皇甫嵩如今統領四萬兵馬那又如何?
若是五千西涼騎兵在手,董卓他說走就走,皇甫嵩也奈何他不得!
可如今僅剩一千西涼騎兵,他說話的分量就輕許多了,竟連這卑微小將都敢衝撞了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