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器晚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4章 黃巾局勢,三國封神路,大器晚成,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
大陸澤是夏禹引導黃河所經之地,直到春秋中期,黃河仍按禹導河故道過大陸澤,然後向北入海。
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黃河東徒,去而不返,發源於太行山麓的浸、澌、蓼等水注入澤內。
北魏以後,太行山諸水被改道流經澤西的漳水挾而北去,大陸澤自此水源短缺,湖泊面積縮小,在唐代僅剩東西二十里、南北三十里。
宋朝一次黃河決堤,帶來大量泥沙沖積,抬高湖底,到元朝末期,大陸澤中間幹出陸地,分為兩半。
明清兩代,水利不興,河流阻塞,長期為患,兩泊漸漸變為沼澤,然後逐漸乾涸,直至消失。
但這時的大陸澤,還是“浩渺大陸澤”、“汪洋浩蕩,望之居然一湖”。
要知道,在先秦之前,大陸澤就曾名列全國著名的九處大型湖泊之列。
張角生於鉅鹿,對於大陸澤自然不陌生,聽了韓諾的話,點頭道:“此策可行。”
不過對比之前以硃砂畫出的圓圈,現在的範圍可以說是直接縮小了一大半,僅餘三分之一!
張角暗自嘆了一口氣,又問:“那依子誠看來,接下來要怎麼做?”
“若要固守,首先需要地利,太行山就合適。但要兼顧發展,就不能選太行山,它只能作為依託依靠,作為後路!”
“而大陸澤有水,有水就能開田種糧,至不濟也能捕魚為生。有水有糧就能養人,有人就有兵,有兵就能守。”
“但種田需要時間,造紙印刷也需要時間,目前來說,我們只能去搶!”
“首先,我們要將這廣宗城附近,所有的糧食物資都收集起來,然後準備遷至鉅鹿。”
“還請大賢良師遣人去通知地公將軍和人公將軍,同樣多準備錢糧物資。”
“至於人口,肯跟我們的就收,不願跟的就由得他們自生自滅,寧願少些人,也不能種下禍根!”
聽到韓諾這麼說,張寧有些不忍心,問道:“讓他們自生自滅,是不是太殘忍了?”
韓諾看看張角,嘆了一口氣道:“對敵人任慈,就是對自己殘忍!你是想對他們殘忍呢?還是想對自己人殘忍?選一個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