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點迷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8部分,無限永珍通明錄,指點迷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似。空軍的飛行員都是用錢堆出來的,所以飛行員有時候比飛機還貴,更不要說航空汽油了。
繼續往下看,顯然劉上將和常校長也是經過了周密的考慮了的,發展空軍離不開蘇聯的支援,如果要發展規模的空軍,與空軍配套的相關工業體系也要發展起來,這樣就完全離不開蘇聯的支援。但是斯大林的援助是那麼好拿的嗎?以目前的形式來看,雖然東北、華北和華東都扭轉了不利的局勢,但是三大戰役尚未開打,KMT政權還沒到風雨飄渺的地步,即使是在後面,斯大林還幻想著TG和KMT劃江而治,一直要到朝鮮戰爭打響了,在東方直面美國的威脅,斯大林才覺得有必要在東方扶植一個強而有力的幫手,這才有了人類歷史規模上一次空前的工業化轉移。
所以,即使劉上將和常校長將自己的規劃做得如何好,將它的作用吹得如何巨大,到了最後在TGzhōng yāng大佬那裡,用政治的角度加以考察,就沒有可行xìng。之前在陳安平的推動下,zhōng yāng派人從蘇聯那裡得到了一些援助,這些援助大部分還是技術上的,或者以貿易的形式實現。大概也是這一次援助,讓他們產生了某種高期望,這位曾經在蘇聯參加衛國戰爭並表現出優異才華的劉上將也按耐不住蠢蠢yù動地想要將自己這個空軍司令的實力增強起來。
既然連孫瑜都看到了這一點,那麼陳安平是不可能看不到這一點的,但是看他的話語和表情,又不像是在敷衍對方那麼簡單。
常校長接著說道,“所以我們想找陳參謀長商量一下,你覺得這個計劃可行的話,就以我們三個人的名義上報黨zhōng yāng。”
陳安平愣了一下,“不是應該報給101和102嗎?”
劉上將也有些尷尬了,“101和102現在沒有心思考慮這個問題,他們也不打算簽名。”
陳安平站起身來,在房間裡面來回踱著步子,像是在思考,“再繼續向蘇聯請求援助太不現實了,斯大林也不會在這麼敏感的時候向我們提供這種援助,所以即使是要擴建空軍,還是要立足於我們自己。”
劉、常兩個人面面相覷,“怎麼做?”
陳安平把目光投向了孫瑜,“你把手上的工作先全部移交給吳大觀和段子俊同志,我需要你立馬進行這樣一項工作。”陳安平重新做下來對著孫瑜說道,“對整個東北的工業狀況做一個考察。對於工業鞏固和加強的專案提出建議,同時針對航空工業的配套要提出一個發展規劃出來。”
“我?”孫瑜吃驚地指著自己的鼻子,心中千萬頭草泥馬呼嘯而過,剛才不是說要我當院士嗎?還造化肥,怎麼現在又變了?
“沒辦法,我們專業人才少啊!就全靠你了。反正現在仿製米格15的事情已經走上正軌了,也不需要你cāo心了。”
我真是勞苦的命啊!
陳安平從孫瑜的手上拿過了那份報告,說道,“最好把蘇聯援助這一部分去掉,只說我們目前面臨的困難,但是強調建立強大的人民空軍也有必要就是了。”陳安平看向了常校長,“航校培養飛行員情況到底怎麼樣?”
常乾坤揚了揚眉,“就目前來看,人數也夠用了,但是長遠地看是肯定不夠的,還要擴大規模才行。其他方面的瓶頸不突破,人數很難有個大規模的提高。”
陳安平點了點頭,“這樣吧,”他把檔案退給了劉、常兩個人,“你們就擴軍的情況打個報告,主要經司令部發給zhōng yāng,我先抽調一部分人到航校再說。”
劉上將和常校長似乎很不甘心,不過還是站了起來,“好吧,就先這樣辦吧。”
常校長很關心陳安平的承諾,“能夠抽調多少人?”
“一個團吧!”陳安平說道,這兩個人就告辭了。
“這是什麼情況?”送走了兩個人的陳安平回過頭來就面對了孫瑜的詢問。
“對於上級,當然要強調自己的工作的重要xìng。”陳安平攤開了手,“反正對我有利,我也不便於反對。”
“那麼我的工作又變了嗎?”孫瑜質疑。
“直到他們來訪。我才突然想通一個問題。”陳安平拍了拍孫瑜的肩膀,“你只有去做整體規劃,才有資格當領導。”
“嗯?”
“所以我能不能當上第一機械部的部長,就完全看你的了!”陳安平看著孫瑜頗有深意地說道,“你要儘快熟悉我國目前的工業現狀,等到rì後我們向蘇聯請求援助的時候就有足夠的針對xìng。”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