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點迷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53部分,無限永珍通明錄,指點迷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才對。”
“呃,隨便你搞吧!”孫瑜搖了搖頭,“我還急著去視察東北三省的工業狀況,這就全部交給你了。”
“我也很忙的!”陳安平很不滿,“你以為後勤的工作很輕鬆嗎?”
“沒辦法,這是你交給我的任務。”孫瑜攤開了手。
“我真想交給你再多一點任務。”
……
不管陳安平準備和這三個人怎麼相處,雖然他嘴上說著要儘快處理掉,但是似乎他眼下也沒有時間和心思去行動了,志願軍還沒有跨過鴨綠江陳副司令員就已經開始工作了,部隊過了江,他的工作越發的忙碌起來。
孫瑜同樣在幾個飛機廠走訪,順便考察正在上馬的相關配套的產業,高書記也正在集中打造以鞍山和本溪為中心的鋼鐵工業中心,東北兵工廠已經正式組建起來了,也在鞍山和本溪的附近,大規模的空戰已經開始了,中國的米格15、米格17、殲五和美國人的F86進行了殘酷的搏鬥,飛機成批成批地向下掉。在美國人看來,中國人比德國人還難對付,無論是多麼大的火力,怎麼打,中國人始終能夠在這種火力下堅持下去,並不後退。
中國的空軍在戰鬥上並不落下風,並且蘇聯方面其實也派遣了一部分飛行員到朝鮮和中國人、朝鮮人並肩戰鬥,只不過斯大林不會承認他向朝鮮派兵了,所有的飛行員都隱藏了自己的身份,表面上他們都是來自中國東北的俄羅斯族。
空軍的戰鬥到了最後還是達成了消耗戰,不僅僅消耗飛機,還消耗飛行員。在東北的航校大規模地擴招培養飛行員,孫瑜不得不擔任起最佳化飛機生產流程的工作,因為他發現,為了趕時間生產飛機,很多飛機質量不合格,有的自己從天上掉了下來。於是他不得不擔當起這個責任來。
陳安平所做的事情就更多了,他以加強火力順便幫蘇聯人檢驗他們的列裝步槍的理由,透過外交途徑弄來了蘇聯人即將列裝的AK47步槍,開始大規模地仿製,對參戰部隊進行換裝,加強火力。同時還要保證後勤補給,困擾志願軍的吃飯問題被壓縮餅乾解決了。與此同時,他還要留一個心眼,對物資的質量進行督查。就在朝鮮戰爭期間,大量的黑心商人將變質發黴的黑心棉和紗做成醫用棉紗賣給國家,導致志願軍大規模非戰鬥xìng減員。
……
這一天,孫瑜指揮著自己培訓的學員按照制定好的規程對生產出來的飛機進行了檢驗檢查,確定了合格之後才將其移交給後勤部門。因為擔心裝備質量的問題,專門成立了質量檢驗組,陳安平掛名,孫瑜負責工作。剛剛忙完手上的事情,就有學生跑進來,“孫老師,”這個學生氣喘吁吁地叫道,“有人找你!”
“找我?”孫瑜覺得有些不敢相信,他在這個世界雖然呆了已經五年了,做出了輝煌的成就,但是平心而論,在與人交往方面並沒有取得什麼成績,找他的人不是工作上的人就是陳安平,如果是工作上的人,就會直接到現場來找他了,不會讓他的學生來叫,所以對於來找自己的人的身份,孫瑜實在是感到疑惑,“是誰?”
“是……是《人民rì報》的傅記者。”學生氣喘吁吁地回答道。
“《人民rì報》?記者?”孫瑜越發的疑惑了,“為什麼會找我?”
“我也不知道,孟書記陪著她呢!”學生回答道,孟書記是沈飛製造廠的黨委書記,不負責具體業務,只負責人事黨務工作,他陪著記者倒是本行。
難道是陳安平安排的?孫瑜懷著疑惑走出了車間去見這位記者同志。
一看到那位女記者,孫瑜就明白了,這位不是別人,就是王啟年招供所提到的兩個女人中的一個,學生只提到對方姓傅,一時之間孫瑜沒有想起來罷了,工作久了他幾乎把自己真當成五十年代的工程師了。不知道對方找自己幹什麼,孫瑜就裝作初次見面一樣,和這位傅記者和孟書記打了招呼問了好之後,坐下來開門見山地問道,“記者同志找我有什麼事情嗎?我這邊事情還比較多,還有一批飛機需要檢查呢!”
“孫主任!”孟書記笑容可掬地說道,“這位傅記者是《人民rì報》的記者,到這裡來專門為了採訪你的,檢查的事情交給你的學生就是了。”
拖自己工作xìng質的福,孫瑜穿著綠軍裝,在陳安平的後勤部掛了一個裝備檢驗處主任的職務,級別相當於正師級,孟書記雖然級別也不低,但是眼下剛好被孫瑜拿捏住,所以他看上去態度非常好,甚至說了幾句話,分別捧了記者和孫瑜之後就主動離開了。
孫瑜和傅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