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點迷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72部分,無限永珍通明錄,指點迷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位道長,樓上請嘞!”
從五莊觀出來已經感到了渾身輕鬆,沒有繼續發現自己被跟蹤的孫瑜坦然地走上了酒樓,在小二殷勤的招待下,隨便點了幾個家常菜,又要了一壺酒,坐下來慢慢自斟自飲,同時豎起耳朵來聽周圍客人的談話。
果然無論是什麼地方,什麼時代,八卦都是人的天xìng,當然,莫談國事的時候除外,一坐下來就聽見周圍的人開始討論說張婕妤的病被一個叫做莫一心的神醫治好了的事情,按照孫瑜的記憶,幾乎是一聽到這個訊息,他就可以斷定當初了空和自己說什麼徐子陵和寇仲都死掉了是不靠譜的訊息,當然,也不排除了空故意這樣說是懷著某種目的的,不過既然聽到了其中一個人平安的訊息,那麼另外一個人大概也會平安,孫瑜一下子就放下了心來,開始專注地喝酒了。
不得不說,長安的言論zì yóu還是有的,在酒樓吃酒的人除了討論東家長西家短的八卦之外,還都還不客氣地議論起天下大勢起來,喜歡嘴炮永遠是男人最大的毛病,按照某個人的說法,北方竇建德,東方王世充才算得上是李唐最大的敵人,其餘之人碌碌無為,要不然就是處於偏僻之地,不成氣候。也有人提出了寇仲的問題,說他佔領了以梁都和彭城為中心的廣大區域,抗李子通,沈法興、杜伏威不落下風,寇仲和徐子陵本人又是天下有名的青年高手,得到了廣成子的傳承,又有一個神仙一樣的師叔雲中子的照拂,應該也前途無量。
擁護李唐的這位先生對於看重寇仲的這位的觀點不屑一顧,挨著挨著駁斥說寇仲所屬的部隊不過是流民而已,充其量不過是收編了彭城梁都的黑社會,班底太弱,建立不起來有效的統治,幾次打敗周圍的入侵都是依靠運氣罷了,因為李、沈、杜這些人相互牽制他才苟延殘喘。這位先生頗有高度地論證,爭奪天下的主戰場不在長江流域而在黃河流域,不在黃河下游,就在關中地區,只要關中地區平定了,關中地區的政權平定其他地方就好像拉枯摧朽一樣容易。
孫瑜覺得這位先生還是很有見識的,不過馬上就有一位見多識廣的人來駁斥這位先生的見解了,他自稱從揚州回來,路過過彭城、梁都,說到彭城和梁都的政權絕非流寇可以比擬,那裡的軍隊都勤於耕作在搞軍屯,又說彭城和梁都的政權收攏流民,按人頭分田云云,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等等。
“分田?”那位先生有些愕然,“什麼分田?”
“就是所有的流民都可以按照人頭分一分田,每年交三成的糧食就行。”對方回應道。
“他們哪裡來的田?”那位先生問道。
“哎,這兵荒馬亂的,哪裡不是無主閒田呢?”有人說道。
接下來那位見多識廣的繼續講解自己在彭城、梁都等地的見聞,不僅僅說道寇仲的勢力,還順帶講了李子通、沈法興和杜伏威,說得好不高興。
孫瑜聽到了這裡,覺得自己已經把握住了要點了,看起來——寇仲的陣營中有一名**員,現在要問的是,這人是誰?難不成實際上是素素在做這件事情?孫瑜開始思考,不過路西法當初不是在KMT那裡臥底嗎?對於我黨的政策難道也非常熟悉?
孫瑜一邊聽著別人胡說八道,一邊自己胡思亂想。慢吞吞地吃完了飯,招呼了小二收了錢,然後出去繼續晃盪著,既然已經確定了寇仲和徐子陵都在的話,那麼眼下要做的事情,就是要摸清楚獨孤家的府邸在哪裡了。孫瑜依靠著自己道士的身份,輕易打聽到了獨孤家的府邸的位置,琢磨著今晚是不是摸進去看一看那口井。
“呀,果然是雲中子道長,我還以為我認錯人了呢!”伴隨著這熟悉的聲音,孫瑜轉過頭來有些愕然地發現這居然是女扮男裝的師妃暄。
他有一種不知道該說什麼的悲憤,“真是奇遇啊!”孫瑜苦笑了一下,“師仙子居然也在長安?”
師妃暄的眼睛又大又亮,“雲中子道長,”她躬了躬身子,“你居然回來了!”
“你希望我回不來嗎?”孫瑜反問。
“這倒不是,”她笑了笑,“只是覺得您應該呆在自己應該呆的地方,不要插手這紅塵之事才好。”
孫瑜抿了抿嘴唇,心道我怎麼知道我應該呆在什麼地方,臉上不動聲sè,“看來了空禪師應該已經告訴了你們我的行蹤了呢!”
師妃暄張了張嘴,還是坦然地承認道,“正是,了空禪師說道長去找了他,還打聽寇仲和徐子陵的下落,禪師說道長一心想要到長安來找自己的兩位老侄就是了。”
孫瑜輕笑了一聲,“那麼師仙子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