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點迷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5部分,無限永珍通明錄,指點迷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居然能夠完全自己獨立仿製出新式的步槍之後心潮澎湃。首先在電報上批示道:轉發115師羅、陳,120師賀、關,129師劉、鄧並告朱、彭,新…四軍第二支隊有此成績,各師、軍部應效仿學習,游擊戰爭的軍火接濟是一個極重要問題,每個游擊戰爭根據地都必須儘量設法建立小的兵工廠,辦到自制彈藥、步槍、手榴彈等的程度,使游擊戰爭無軍火缺乏之虞。
收到轉發的電報的各師師長和政委的第一反應就是不相信,作為中央紅軍延續的八路軍,軍火製造已經有過極長的歷史和經驗了,但是眼下的情況下,也不過做到維修槍械,勉強復裝子彈,製造一點土炸藥而已,大量的裝備還需要繳獲。新…四軍第二支隊,剛剛從山上下來接受了整編,怎麼突然就變成了攀科技的隊伍了呢?居然大言不慚地說在原料充足的情況下能夠月產兩百來支步槍,百來門小迫擊炮,並能夠生產配套的彈藥。吹牛也要有個限度啊!如果當年tg軍有這樣的能力,別說長沙了,南京都給你打下來看看。
自然也會有人在太祖面前吹風,說新…四軍第二支隊這是在搞浮誇風。
“我看還是有可能的。”太祖笑著指著電報上陳安平的名字,“有他在,即使造不出來,也可以從日軍手中買過來。”
無奈中央其他領導同志心中疑惑太盛,很快發電到新…四軍軍部和第二支隊,要求前者確認第二支隊電報內容的真實,後者上報更加詳細的說明。
裝備的增加,代表戰鬥力的提升,戰鬥力的提升只能夠透過戰鬥的形式表現出來。
第一、第二支隊挺進蘇南之後,相繼進行了一系列的戰鬥,如火燒新豐車站,全殲車站日軍八十人,伏擊火車線路,破壞鐵路等等,雖然殲敵不多,但是造成了一種緊張的氛圍,那就是日軍並不能夠完全控制佔領區,以至於日軍兵力不足的地方新…四軍能夠隨時進入。交通線的破壞,後勤壓力的增加導致日本人面臨著比正面戰場上更加巨大的壓力,以至於在若干年之後,有良心的青年曆史學家堅定地認為八路軍和新…四軍破壞鐵路運輸和交通運輸的行為是恐怖主義行為,其性質如同阿富汗和伊拉克的極端分子對世界燈塔我大美利堅王師的襲擊,而同樣,無論是若干年前和若干年後,襲擊皇協軍的戰果都不能夠算是戰果,所以抗戰期間的恐怖分子只有恐怖襲擊,沒有戰果。
目前絕大多數新…四軍所面臨的形勢是面對裝備精良的日軍,裝備簡陋的新…四軍在目前還不熟悉的平原水網地區能不能打戰勝敵人同時能夠儲存自身的游擊戰。
陳安平的想法是在裝備得到了大幅度的更新換代之後,新…四軍應該不懼怕同等人數的日軍了,結合自身其他的優勢——團結群眾這一點,能夠打好主場的戰鬥。
粟司令員的想法要保守一些,雖然武器的更新極大地增加了他的信心,但是目前部隊尚且缺乏更多的平原水網地區的戰鬥經驗。
反正陳隊長是覺得沒有什麼問題,巴格達的王師尚且拿路邊炸彈沒有辦法,難道新…四軍還比不上巴格達的民族主義戰士嗎?
“但是,這裡是水網密佈的平原地區啊!”孫瑜提醒陳隊長,“交通太便利了,和可以依賴地形的山西可不一樣。”
“這你就不知道了,平原地區的遊擊作戰什麼最關鍵啊?”陳安平反問道。
“呃,敏捷?”
“是情報!”陳安平用恨鐵不成鋼的眼神狠狠瞪了孫瑜一眼,“我們之所以能夠勝利,是因為我們總能夠料敵先機,所以能夠做出針對性的佈置。”
“哦。”
“所以雖然我們裝備不行,但是也總能夠打勝仗。”陳安平抿了抿嘴,“現在咱們有了新式武器,難道還害怕小日本?”
“我覺得要慎重一點。”孫瑜說道,“熟悉武器也是一個過程。”
“我想你也只能夠在戰爭中學習戰爭了。”陳安平嗤笑了一聲,“你看看這個是什麼?”他遞給了孫瑜一張紙。
孫瑜接過來發現這是日軍的一份計劃書,計劃於八月下旬,聯合偽軍出動近五千人的兵力,以轟炸機作為掩護,兵分八路,水路並進掃蕩,聚殲第二支隊第三團於小丹陽。
“這是最新的情況,粟司令員正在思考對策。”陳安平說道。
“我身為副參謀長,居然不知道。”孫瑜揚了揚手中的單子。
“你的任務不是負責兵工廠嗎?”。陳安平說道,“況且現在我不是通告你了嗎?”。
“那你也應該提前告訴我,好讓我有時間準備轉移啊!”孫瑜說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